法律知识

用“奖惩”铁规打破公务员铁饭碗

2014-05-05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务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务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现在的情势,不只是不想干可以走人,更有不是你想干就能干下去之意。南京《关于加强公务员考核奖惩工作的意见》,某种意义上可谓发出了一个信号:禁令只会越来越严、如果不能积极适应,那只有进入被淘汰行列...

  现在的情势,不只是“不想干可以走人”,更有“不是你想干就能干下去”之意。南京《关于加强公务员考核奖惩工作的意见》,某种意义上可谓发出了一个信号:禁令只会越来越严、如果不能积极适应,那只有进入被淘汰行列。

  在公务员压力持续增加的当下,南京推出《关于加强公务员考核奖惩工作的意见》,颇有意义。

  该意见一大亮点,是在规定公务员嘉奖的同时,强化惩戒制度,如:连续两个年度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人员,除应受规定的相应惩戒外,给予通报批评,三年内不得晋升职务;连续两个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后一规定,实际上打开了“公务员退出”通道

  长期以来,公务员缺乏退出机制,广遭诟病。干不好就辞退,是对民意的回应。

  回望这一两年加诸公务员身上的禁令,可谓一条比一条严。从推行八项规定,到整治四风,无论是公务员自身还是社会群体,都能从多个层面感受到“公务员的日子不好过”。

  最新的两条新闻提及:公务员过裸年,称吃水果要自己掏钱。有官员说:“往年过年,家里什么时候动过现金?购物卡用不完,吃喝用储藏室摆不下,今年连水果都自己买;湖南一名市委书记在布置春节期间的工作大会上明确要求:不准走动、不准送土特产,“你送领导几根冬笋,一旦被发现,领导就死定了,你这就是害人。”

  “市委书记的这句话引得会场哄堂大笑”,但这样的“哄堂大笑”,正意味着“别送礼”并非常态。“禁令”过处,牢骚亦起。“连水果都自己买”,就是很有普遍性的牢骚。

  而牢骚的极致表现,那就是所谓的“有公务员想离开”。

  是撒娇?是试探?是绝望?是抉择?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想离开”和“毕竟没有多少人离开”相差甚远。问题在于,没有任何事实证明,有大批的公务员与体制内作别。

  而另一个层面,也没有证据显示公考热因为“禁令加身”而出现明显降温。从这两天省公考信息公布后的反应看,“苦差”难挡“公考热”。

  不敢收冬笋、自己买水果、公务员过裸年,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今天为“自己买水果”而惊诧,恰恰说明过去过的是极不正常的日子,从法律到纪律,哪一条允许过公务员可以不用自己掏腰包就让“储藏室摆不下”?

  越是“牢骚太多”,越说明中央禁令发挥作用,也越说明须臾不能放松管束。

  现在的情势,不只是“不想干可以走人”,更有“不是你想干就能干下去”之意。南京《关于加强公务员考核奖惩工作的意见》,某种意义上可谓发出了一个信号:禁令只会越来越严、如果不能积极适应,那只有进入被淘汰行列。

  从文书的角度看,该意见是对中央禁令的落实、进一步细化。从制度层面而言,则是给公务员戴上又一道“紧箍咒”。

  一严到底的规定,也是对“为官不易”“连水果都自己买”等声音的制度性“回应”与“批驳”—牢骚满腹者期待中的“安抚”,并没有出现。也绝不会出现。

  如果加以深度解读,禁令、严规频发,可以看做是与一个公务员“笑傲”灰色福利的时代的正式作别。公务员唯有丢弃幻想、摆正心态、积极工作,才能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赢得民众的真心欣赏。

公务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661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务员法律师团,我在公务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