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谈本质安全及其评价方法

2019-01-28 00: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安全生产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安全生产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化工厂从过去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生产出更多不同的产品。一般说来,成本、安全、环保这几个关键因素决定着化工厂的竞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化工厂从过去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生产出更多不同的产品。一般说来,成本、安全、环保这几个关键因素决定着化工厂的竞争力。为了同时满足以上需求,国外研究开发了许多方法,其中本质安全最引人关注。

  一、本质安全

  在化工过程中预防事故不外乎两种方法:运用外赋装置(如安全阀等)和安全管理制度控制危险;在设计阶段运用科学的方法从源头消灭或减少危险。前者是传统的方法,也称外部安全(Extrinsic safety);后者是本质安全(Inherent safety).

  传统的安全外赋装置在化工过程中并不起任何重要作用,只是在发生危险时起控制或缓和的作用,这完全是被动的方法,无疑会增加工厂的耗资,且有时这些装置失灵会大大增加风险系数。本质安全强调最大限度的消灭危险,是主动的处理危险。

  本质安全的核心思想主要有6条原则,具体如下:

  1.削减(Reduction)

  如果没有物质就不可能泄漏,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危险化学物的用量、储存量。

  2.替代(Substitution)

  如果做不到削减,那就选用危险性相对较小的物质及风险系数小的流程,尽可能减少安全措施的使用。

  3.弱化( Attenuation)

  如果前2条都做不到或不实际,那就通过温和反应条件将危险的状态减到最弱。

  4.限制失效(Limitations of Effects)

  如果以上3条都不能满足,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限制失效结果,比如一旦发生物料泄漏,就要保证泄漏的速度降到最低。

  5.简化(Simplification)

  事实证明结构越复杂的化工厂,发生危险的机率越大,所以设计时应力求结构简单。

  6.尽早更改(Change Early)

  越早发现问题越早更改可以节省资金。

  二、本质安全的评价方法

  1.指数法

  Edwards和Lawrence在1993年提出了指数法。他们依据本质安全的原则选了8个评价参数(反应热、易燃易爆性等),然后针对这些参数对候选的工艺流程一一评价赋值,最后选出最符合本质安全的工艺流程路线。Heikkilä等人在1996年对这些评价参数作了补充,并将参数分为化学品和化工过程2个方面,提出用总指数来衡量工业流程本质安全度。这2种方法在参数赋值上很大程度地参考了经典的DOW和ICI指数法。

  Gentile等人在2003年巧妙地运用模糊数学来进行参数赋值,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先前参数赋值主观性的问题,使赋值变得较为客观。

  2.INSET工具包

  许多本质安全的方法都是独立地分析工厂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但也有些研究机构强调对这3者的整体评估。国外有些工业机构也开发了本质安全的评价方法,但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完全公开出版。

  INSET工具包是欧共体INSIDE项目研究开发出的综合评价本质安全、健康和环境(ISHE)的手册。在这个手册中,回顾了欧盟化工业本质安全的发展和现状.结合欧洲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工业界的实践经验教训,工具包提出4个主要评价阶段:合成路线的选择;选用流程的详细评价;流程设计的优化;完成整个工厂的流程设计,并针对不同阶段提供了整体评价ISHE的系统方法和工具。针对不同目的的工具包提供的评价工具数量很多,但开发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还只是初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INSET工具包另一个特点就是:弹性大。使用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程序,只需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相应的方法和工具即可,适用于工厂的任何阶段。

  3.图表法

  Gupta等人总结了多位工程师的意见,在2003年提出了用图表法衡量不同合成路线的本质安全。他们认为将不同量纲参数的副指数直接相加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总指数法涉及的主观因素较多,其评价结果带有很大的“个人意志”。且他们注意到许多工程师在实际评价中更注重合成的步骤,所以他们总结以上意见提出将不同合成路线的评价参数用图表综合表示,然后通过比较选出最符合本质安全的路线。

  4.本质安全的发展方向

  考虑到化工厂的复杂性和经济效益的因素,现实中还不能完全消除危险。由于当前化工厂不能达到彻底的本质安全,所以必须先建立本质安全的“度”,然后再依据科学的评价方法确定工厂流程的本质安全,最后将评价结果与数据库或有关标准对照决定工厂的安全是否能达到要求。其中,建立本质安全“度”的标准是难点问题,目前国外相关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开发当中。

  三、我国本质安全工作的发展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化工行业应用经典安全工程的危险分析和评价方法。在相关部委和原化工部领导的监督下,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国内一直致力于经典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对本质安全涉足甚少。而本质安全是化工安全发展的方向,国外对此的研究十分活跃,因此在国内开展本质安全的研究也将势在必行





安全生产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66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安全生产法律师团,我在安全生产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