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订立中的承诺问题

2019-01-08 2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海事海商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海事海商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案情】中国A公司于1995年4月12日以信件方式向荷兰B公司提出一项书面要约,欲以每公吨CIF鹿特丹1950元人民币的价格向B公司销售C514某初级产品200公吨,要约规定B公司应在20天内作出承诺。荷兰B公司收到要约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向A公司发出了载有承诺通知的信

  【案情】中国A公司于1995年4月12日以信件方式向荷兰B公司提出一项书面要约,欲以每公吨CIF鹿特丹1950元人民币的价格向B公司销售C514某初级产品200公吨,要约规定B公司应在20天内作出承诺。荷兰B公司收到要约后,在规定的期限内向A公司发出了载有承诺通知的信件,该信件本来可在承诺期限的最后一天即5月1日送达A公司,但因适逢“五一劳动节”信件未能送达A公司,直至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5月4日承诺通知才送达A公司。A公司收到承诺通知后,认为该承诺已逾期,便未予理睬。后B公司要求A公司履行交货义务,A公司以B公司的承诺因逾期而无效为由,认为A、B两公司间的买卖合同并未成立,A公司不应承担交货义务,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评析】本案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订立过程中承诺的生效问题。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一旦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当事人便开始享有合同上的权利和承担合同上的义务。承诺必须在合理的期限内向要约人作出,如果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则受要约人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承诺,逾期承诺并不发生承诺的法律效力,而被视为一项新的要约。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称《公约》)第18条第2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称《合同法》)第23、26条的规定,承诺于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1)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受要约人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2)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据此,一项要约若不能在上述期限内到达要约人则为无效。

  至于如何计算承诺期间,《公约》第20条和《合同法》第24条均规定,要约以信件或电报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间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间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起算。《公约》第20条第2款同时规定,在计算承诺期间时,期间内的正式假日或非营业日应计算在内。但是,如果承诺通知在承诺期间的最后一天未能到达要约人,而那天在要约人营业地正是假日或非营业日,则承诺期间应顺延至下一个营业日。本案中,A公司于4月12日发出载有要约的信件,那么承诺的期间应从4月12日起算至5月1日结束。因为5月1日是正式假日,所以承诺期间的最后一天应顺延至下一个营业日即5月4日,B公司的承诺通知应在该时间内到达要约人方为有效。B公司的承诺通知于5月4日到达A公司,并未逾期,A、B两公司间的买卖合同已成立,A公司应当向B公司履行交货义务。[page]

  另外,根据《公约》第21条及《合同法》第28、29条的规定,对于逾期承诺,只要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则此承诺仍发生法律效力。对于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的,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但因其他原因而超过承诺期限到达要约人的承诺,《公约》及《合同法》均认定该承诺有效,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而不接受该承诺。

海事海商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74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海事海商律师团,我在海事海商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