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撤销权初探

2019-08-08 12: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撤销权是指债权人于债务人实施减少其财产的法律行为害及债权时,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它是债的保全措施之一。设立撤销权制度,旨在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维持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撤销权制度能够平衡债权人利益与债务人处分自由以及第三人的
撤销权是指债权人于债务人实施减少其财产的法律行为害及债权时,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它是债的保全措施之一。设立撤销权制度,旨在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维持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撤销权制度能够平衡债权人利益与债务人处分自由以及第三人的利益,已成为现代各国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撤销权也称废罢诉权,源于古罗马法。当时是指债权人为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得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第六篇《诉权》规定“债务人为了要欺骗债权人,将其所有物交付他人,而其物业经总督命令由债权人占有者,债权人得主张撤销交付,并诉请恢复该物,这就是说,可主张该物未曾交付,从而它仍属于债务人财产的一部分。”在罗马法中的债权人撤销权注重债务人的主观要件 ,即重视债务人主观的诈害故意,但其实行时难免发生困难。14世纪的意大利各州法律开始取销主观要件,近现代各国立法多将撤销权分为破产法上的撤销权和破产外的撤销权。《法国商法典》第424条以下规定了破产法上的撤销权,它继承了意大利法的精神,不强调主观要件,而法国民法典第1167条规定的破产外的撤销权仍然依罗马法主义,仍以诈害的故意作为主观要件。随后,德国、日本等国纷纷效仿,规定了破产法上的撤销权和破产法外的撤销权。我国台湾民法第244、245条规定了破产外的撤销权,破产法第78条至82条规定了破产上的撤销权。在我国历史上,清末民初草拟的大清明律草案和民国民律草案都对债权人撤销权拟就了条文。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制定的中华民国国民法债编,建立了正式的债权人撤销权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企业破产法》第35条规定了破产上的债权人撤销权,但长期以来未建立破产外的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直至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五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我国才在法律上确立了现代意义上较为完整的撤销权制度。

  以下就撤销权的性质、成立要件、撤销权行使的效力等问题略作探讨。

  一、撤销权的性质

  关于撤销权的性质,通常认为,撤销权虽须以诉讼形式为之,但其构成要件、行使效果以及行使期间等均由民事实体法规定,故属于实体上的权利,而非诉讼上的权利。究其属于实体上的何种权利,学说上争议颇多,大致有请求权说,形成权说、折衷说和责任说四种。请求权说,又称债权说,认为债权人撤销权为对于因债务人行为而受益的第三人直接请求返还的债权,此说为德国学者通说,奥地利、瑞士特别法在解释上也多采此见解。形成权说认为,债权人撤销权的效力在于依债权人的意思而使债务人与第三人间的法律行为溯及地消灭,日本及德国部分学者持此说。折衷说认为,撤销权兼具请求权与形成权两种性质,撤销权的行使,一方面使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行为归于无效,另一方面又使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回复至行为前的状态,此说为法国通说,日本判例亦采此说。责任说是对形成权说的发展,认为债权人并不需要请求受益人返还利益,即得将其视为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申请法院迳行对其强制执行。

  比较这四种学说,在持请求权说的学者中,对于债权人的请求权,又有基于法律规定的返还请求权及类似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等观点之分,但无论那种观点仍不足以解释当债务人的行为有效时,第三人何以负担返还的义务。形成权说虽和于理论,但如果债务人怠于请求第三人返还利益,债权人仍需再行行使代位权,才能达到保全债权的目的,这与民法设定撤销权以恢复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本旨相违。只有折衷说,能够说明撤销权的本质,且益于司法实务,故笔者赞同折衷说,撤销权为兼具请求权与形成权两种性质的实体权。

  二、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债权人的撤销权为合同效力扩张的结果,它可以使特定当事人间的契约效力于某些情形直接得于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系对债务人与第三人间的私法关系的破坏,如运用不当将害及交易安全,因此必须严格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要件。依学者通说,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分为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两个方面。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503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