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订单农业风险转移探讨

2019-08-14 08: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发展订单农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如此,在我国订单农业却总是发展不起来.诸如订单规模小,履约率低等,究其原因很

  发展订单农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如此,在我国订单农业却总是发展不起来.诸如订单规模小,履约率低等,究其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订单”风险所致。

  一、订单农业风险分析

  (一)订单风险

  1.价格风险是订单农业的主要风险。

  价格是订单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是难免的.而价格又直接决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我们知道,订单农业的签约双方所依据的只是当时的局部市场状况,加之受自身决策能力的影响,因而订单所确定的价格并不具有代表性,结果便会出现价格过低农户缺乏种植积极性,过高企业经营风险太大,在订单到期日,订单的某一方就有可能因市场条件的变化而遭受损失。同时,企业和农户的价格风险不会因为签订了订单而消失或减弱,它只是在两者之间转移,也就是说,订单农业并没有从根本上回避价格风险。

  2.订单的履约率是订单农业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农业订单如不能兑现或履约率过低,不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农产品卖难的矛盾,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延缓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订单农业涉及面广,连接的农户多,由于我国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薄弱,短期行为严重,买卖双方在利益驱动下,往往会单方面放弃订单。在推行订单农业过程中,粮食流通企业与签约的农户在生产前按约定价格签订收购合同。农民将其价格风险转移给了粮食流通企业,但作为订单农业的主要组织者的企业仍然承担着巨大的价格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汀单价格是否合理,以及签收后粮价的波动,仅仅依靠单一的现货市场,粮食企业就只能被动地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这种风险极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的巨额亏损。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说,订单农业并未让巨大的市场风险消失,而只是风险主体转移,这样就会降低订单农业的履约率。

  (二)订单风险原因分析

  1.订单农业方式本身的不足。订单农业,即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它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农民与收购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农产品的订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现货远期合约,相对于现货即期交易来说,它显得更加方便灵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现货交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卖方取得相对稳定的销售收入,买方获得相对稳定的货源,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这种远期交易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合约是签约双方私下协商的产物,本着“契约自由”的原则签订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种商品的现货远期合约,由于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双方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合约中的具体条款及条款的具体内容都不同,因此它的价格决定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而且容易导致经济纠纷,交易成本也相应增大。第二,远期合约的履约仅以签约双方的信誉为担保,现货市场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导致了合约的不稳定性。第三,签约双方在签约时所达成的价格协定不能彻底转移价格风险,只是使价格风险在签约双方之间相互转移,价格风险依然停留在流通领域之中。价格一经确定,就无法再变,使价格失去了本身所应有的随时反映供求状况变动的能力,降低了价格的灵活性。

  2.农产品订单的特殊性。无论从交易商品还是交易双方来看,农产品订单都有其特殊性。首先,因为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其产品质量又受制于自然因素,而产品品质问题更是订单履行的重要因素。其次,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分散型的,市场化程度低,农户的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差,信誉水平和质量观念低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短期利益,极易违约。

  可见,订单农业的推广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农业增收千口企业风险的有效回避。

  二、利用期货市场转移订单农业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来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履约率,保护农民权益,但价格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由于订单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回避风险的作用是极有限的,那么,在发展订单农业的过程中,如何规避订单风险呢?我认为期货市场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市场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回避风险,也可以为订单农业的顺利运行提供载体。因为期货市场本身功能可以为订单回避风险。首先,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可为订单农业提供合理化的参考价格。期货市场存在众多交易者,期货价格能够集中反映出较为真实的供求关系及未来变化的趋势。它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预期性,另一方面,期货价格对各种价格因素反应极为灵敏。其次,期货市场作为风险转移与风险再分配市场,集中了众多的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巨大的风险可以在大量的市场参与者间进行重新分配。同时,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使参与交易的每一方都要达到一个最低信用水平,这就保证了交易双方都不存在违约风险。可见对于那些对彼此信誉水平都没有充分信心的远期交易者来说,选择期货交易作为一种避险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需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政府服务职能,改善期市内外环境。要使期货市场对订单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一方面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重视对期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鼓励相关企业、农民学习利用期货市场。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变自己的职能,要为农产品市场参与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法律服务,降低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一方面,美国政府改革农业政策。在1996年前,美国政府对农业实行的也是保护政策,通过对休耕土地给予补贴,对农场主提供贷款,设立农产品保护价格等措施来保证农场主的利益。1996年,美国政府取消长达60多年历史的农产品价格与收入支持政策,让农民自担风险,独立决策,政府通过引导农民参与期货与期权交易,化解和分担农民的市场风险,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督促农民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合理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另一方面,政府为农民支付权利提供低息贷款,结果是农民参加期货市场的比例越来越高,美国政府就这样巧妙地把补贴政策与期货期权交易结合起来,将农业市场巨大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之中,既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又稳定了农业生产。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完善和利用期货市场,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page]

  2.培育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除大的农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息来源充足,可以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外,大多数农民都是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间接参与期货市场,合作社为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的现状,加之农民在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欠缺,直接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保存在一定困难,但作为粮食生产者,在今后粮食市场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他们对套保的需求是真实的,从中国国情看,中国的农民永远电不可能象美国农民那样拥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直接进行套保。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套保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培育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成立农民合作社,由农民自己经营管理,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建议,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和流通逐渐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当然,通过建立合作社引导农户进入期货市场,对于我国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说,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对于农产品重点产区而言,如果生产相对集中,产量相对稳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增加农产品期货品种,加快玉米、大米等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的上市步伐,以拓宽期货市场为订单农业发展服务的空间。就我国目前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看,还不具备有效回避农业经营风险的能力,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有限,也表现在市场的流动性上,因此,我们应扩大期货市场的规模,增加期货市场的品种数目。首先,期货市场的规模是市场功能发挥的基础。如果规模过小,则不易发现真实的价格,也很难使套期保险者顺利实现风险的转移。建议我国适度放开投资者准人限制,培养一定数量的机构投资者,既有利于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又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理性与稳定。其次,扩大期货市场的品种数目。在期货市场上,增加一个交易品种,也就增加了市场功能辐射的领域,也就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机会。美国仅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就有25个期货品种,而我国三家交易所共7种商品。以玉米为例,我国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全国8个粮食销区实行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玉米已经基本退出保护价,从使用范围看,玉米也已经从口粮转变成为饲料和工业原料。市场化改革后,玉米主产区、销区以及广大粮食流通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等都迫切需要期货市场来规避价格风险,套期保险需求十分强烈。目前我国玉米的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加入WTO对玉米的生产和流通都是一个挑战,尽快推出玉米期货,就多一个指导调整的工具,多一条转移风险的渠道。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819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