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由于使用对象、环境的原因产生的歧义

2019-09-07 17: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某些句子中,从语法上并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当该词汇与其使用的背景相关联时便会产生歧义。例如,在一些买合同中经常出现“供方产品”之类的措词,这类措词在单一产品的合同中并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但如果供方提供的是成套产品,合同中使用这一措词就有可能产生不确定性
在某些句子中,从语法上并不会产生歧义,但是当该词汇与其使用的背景相关联时便会产生歧义。例如,在一些买合同中经常出现“供方产品”之类的措词,这类措词在单一产品的合同中并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但如果供方提供的是成套产品,合同中使用这一措词就有可能产生不确定性。
  “供方产品”有广义、狭义之分,对于单一产品的生产并提供者,“供方产品”毫无疑问是指“供方生产的产品”;而对于贸易型的产品提供者而言,其“供方产品”则无疑是指“供方提供的产品”而不是其生产的产品,因为该类企业的产品来自于采购而不是来自于生产。但对这两类企业的“供方产品”还是容易区分的,而对于成套设备的供应商而言,其提供的产品既有自产的、也有采购的,这就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哪些必须是供应方自产的、哪些允许供应商采购后与其自产产品配套。由于不同厂商在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性能、销售价格上还有许多区别,因而此时的“供方产品”已经无法一概而论,而是必须加以一一列举,特别是供方对于供货既可以自行生产、又可以外购时更是如此。
  好在此类歧义出现的机会也并不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会消耗过多的精力。如果一旦有可能发生此类情况,就一定要向相关的技术人员了解各种可能性并在合同中通过语句的调整、增加清单等方法加以预防,也可以通过定义的方式明确其所指。
  从对上述几类语言歧义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的分析来看,如果合同中出现语言歧义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要根除这些对合同的履行极为不利的语言歧义现象,必须熟悉语言歧义的产生规律,并在合同最后定稿前仔细通读合同稿,以“钻牛角尖”的方式及时发现可能存在歧义的条款并进行调整。调整的实质,其实就是消除语句中多余的语法结构符合项,使每个句子只符合惟一的语法结构,通过结构的单一性实现表述内容的惟一性。而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严谨的语言作风也有助于避免语言歧义现象的发生。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302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