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法定解除权行使的方式

2020-12-24 10: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合同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合同法定解除权,是在合同履行的时候合同当事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所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当然也并不是谁都能够享有解除的,因此我们就有必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合同法定解除权行使的方式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合同法定解除权行使的方式

  行使合同解除权的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

  二是单方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但如果对方不同意或者不愿意解除,还要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

  根据《合同法》来说,只有满足下面条件之一,当事人才允许解除合同:

  1、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熟时;

  2、当事人经协商一致;

  3、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4、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8、当事人一方主张解除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9、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所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务必要遵守合同,否则要进行赔偿,或者是有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定解除权行使的方式 

  二、解除合同时应如何通知对方

  在合同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或者根据法定解除条件解除合同时,解除与否仍然是当事人的权利,行使解除权必须通知对方。

  这种通知自达到对方当事人时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但当事人通知义务履行不当同样会产生法律风险。

  采用书面通知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证据固定手段,若企业通过口头通知解除合同,则可能出现对方不予理会,继续要求履地合同,同时企业没有及时行使解除权,对方为履行合同的支出则可能要求企业赔偿。这种法律风险仍然属于法律监管的法律风险。

  为避免法律风险,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对方能够签收的尽量取得对方的签收。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因另一方的违约行为而有了解除合同的想法,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来进行解除权的行使,否则,将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纠纷。具体需要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时候,还要了解清楚行使合同解除权有什么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解除合同,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法律依据:

  《合同法》

  第九十六条解除权的行使

  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另外一种则是单方面通知对方解除合同。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合同法定解除权行使的方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合同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127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合同纠纷律师团,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