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自力救济是什么意思

2021-04-27 10: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破产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破产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自力救济是指在没有第三方参与双方当事人就能够自己解决,通过权威、武力或者紧急避险等,通常由两种情况一是自决二是和解,自决是完全凭靠自己的力量是对方顺服自己,和解是比较常见也是比较提倡的解决方法,那么具体的自力救济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有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一、自力救济是什么意思

  又称私力救济。指纠纷主体在没有中立的第三者介入的情形下,依靠自身或其他人的力量解决纠纷,实现权利。权利人自我保护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依法采取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法留置、变卖,合理拒收、拒付等。或者依靠武力、操纵、说服和权威等。其基本特征是无中立的第三者介入。分类:自决和和解,自决指纠纷主体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强行使对方服从,和解指双方协商解决纠纷。

自力救济是什么意思

  二、自力救济追回债务的效力

  1、须因保护合法的权利。即能够在法院起诉且能胜诉并执行的权利,否则不能实施自力救济行为;

  2、须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这是允许自力救济的关键条件。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可以是情况紧急,如因路途遥远,待申请到救助早已时过境迁;或因权力机关假日,无法寻求公力救济;

  3、不及时采取自救行为,以后权利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可以想到,纵然当时无法请求公力救济,若日后仍然有实现权利的相当机会,我们也不允许自力救济。但是,如果以后权利无法实现,例如将标的物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有可能根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则债权人的权利将会由于对方履行不能而丧失时,才有自力救济的必要;

  三、自力救济行使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民事权利受到侵害后,受害人一般是提起诉讼,拿起法律的武器,借助国家公权力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方式称之为公力救济,它反映了我们社会法治的进步,我们应该为之欣慰。然而,在当前社会中,公力救济在救济受害人的权利时存在的弊端,往往难以使受害人的权利得到及时的维护。受害人提起诉讼,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诉讼成本较大。近年来,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诉讼案件也在逐年增加,国家也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降低诉讼成本,以保证群众打得起官司。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自力救济的相关介绍,主要整理留了自力救济的相关概念一级分类等,自力救济分为和解和自决,主要就是不需要第三人介入双方的关系就能解决,这样比较简省司法成本提高效率,其次介绍了自力救济的必要性,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破产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948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破产法律师团,我在破产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