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券商“忽悠”基金闹出老鼠仓亏钱笑谈

2019-03-27 09: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基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基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苏渝专栏重庆工商大学MBA兼职教授财经作家上游智库专家500)this.width=500'align='center'hspace=10vspace=10>众所周知的稳赚不赔老鼠仓也有了风险?继韩刚因老鼠仓事件成为基金业获刑第一人之后,原国海富兰克林中国收益基金基金经理黄林也因老鼠仓事件而
苏渝专 栏 重庆工商大学 MBA 兼职教授 财经作家 上游智库专家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众所周知的稳赚不赔老鼠仓也有了风险?

  继韩刚因老鼠仓事件成为基金业获刑第一人之后,原国海富兰克林中国收益基金基金经理黄林也因老鼠仓事件而东窗事发。两人截然不同的是:韩刚赚了31万;黄林却亏了5.4万。老鼠仓还会亏钱,说起来让人笑掉大牙。但这并非笑谈,不仅是老鼠仓,昔日在股市中呼风唤雨的公募基金,今年在股市中亏得很惨。原因嘛,基金集体怪罪是受了券商报告的忽悠。公募基金亏损和老鼠仓亏钱看似没有关联,实则关联密切:

  首先,公募基金经理过分依赖券商报告。数十位基金经理都表示,他们的投资策略来自券商报告,不仅是券商年度、半年度、季度策略报告,个股研究报告中的盈利预测、推荐评级等数据、指标,对他们影响同样深远。反过来,券商更是把基金看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指望他们来加入自己的阵营,购买自己的研发产品。结果呢?今年以来A股的走势与各大券商年初发布的策略研究报告南辕北辙,让基金们集体无意识,亏损累累。为何券商研究报告会受到基金如此高的重视?原因在于,券商设有专业而庞大的研究机构,其有分析师资格的研究员人数众多,对各个行业都有涉猎覆盖,不仅对宏观经济把握准确,微观上还会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

  其次,虚夸中小盘股和创业板的成长性。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坦言,也许正是对券商的行业和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的重视,让基金经理对今年的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投资出现整体误判。有的券商在2011年策略报告中对2010年中小板业绩增长预期为88.9%,创业板则高达225.55%。而实际增速为33.3%。而创业板众多公司业绩却出现负增长,这也是今年以来创业板及中小板跌幅远远高于大盘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基金年初并没减仓中小盘股,券商对中小盘个股业绩预期和实际业绩的差别,造成了基金投资的更大失误,有些股票已被腰斩。

  再次,基金经理走下神坛,仓内老鼠也难幸免。基金经理是人不是神,作为基金经理应十分清楚,你们操作的平台是无数基民搭建的,不能拿手中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投资人资金玩三高时髦,用持有人的血汗钱练手艺,基金经理必须有成熟的投资理念和高超的投资策略。要有以基金持有人利益为先的信托责任,应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而不是过分依赖券商报告。任其忽悠的结果是:截至6月10日,基金业总体亏损达4700多亿元。今年初之前成立的387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0.73%。有39只偏股型基金净值甚至低于0.7元,净值在0.5元区间及以下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多达15只。股票型基金中今年亏损最大的跌幅23.57%;光大保德信中小盘基金,跌幅22.33%。倾巢之下无完卵,被称为最悲催的老鼠仓基金经理黄林操作的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正是因为该基金的整体亏损,才造成了黄林的败绩。换句话说,如果基金盈利, 老鼠仓还会亏吗?基金业绩整体败走麦城,仓内莫说老鼠仓,就是老虎仓也难逃一劫。

  综上所述:基金是证券市场最大主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着股市的神经。在基金公司净利润率连年下降,老鼠仓事件频曝,严重损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大背景下,基金经理坐庄的文化,公募基金与券商、上市公司等其他机构之间的生态环境、生态链条如何改变,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基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333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基金法律师团,我在基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