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农村宅基地房屋是否可以继承呢

2021-05-12 08: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都知道农村土地大部分都是宅基地,但是宅基地我么都是只有使用权,实际上是没有土地的所有权的那么没有所有权的农村宅基地房屋是否可以继承呢?今天,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内容,希望对您能产生一定的帮助,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农村宅基地房屋是否可以继承呢

  宅基地政策改革后,对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有新的规定,宅基地属于集体财产,农民只享有使用权,因此继承权也是使用权。规定土地要遵循住房,子女也自然成为宅基地的继承者,而农村土地宅基地已结束的权利,使用宅基地按照规定国家以下4种宅基地情况,不能继承。

  1、宅基地房屋不能长期闲置或倒塌

  农村宅基地房屋倒塌严重,长期无人居住,将由集体收回,不能继承,宅基地损坏要修复,不能长期空置。

  2、没有变更登记,宅基地不能继承

  子女有继承权和房屋所有权,但宅基地属于集体财产,只以父母名义登记,如果子女想继承父母的宅基地要进行土地变更,然后子女有使用宅基地的权利,此外,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内部转让,宅基地不能以任何形式在集体之外买卖。

  3、户口已迁出农村的子女不能继承

  其实,户籍不能继承最多的情况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城里买房,或者离家多年,户口搬出农村,定居在城市。父母过世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地产就会被搁置。这种情况下,子女只能继承财产,不能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所以不能重新建房买卖,直到财产自然消失,将由村里集体收回,然后重新分配。

  4、属于非法建设的基地不能继承

  私自非法占用耕地建房,未经批准,无法确权的宅基地不在继承规定内,但如果手续齐全,宅基地土地权可以继承。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农村宅基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公民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但是,房屋属于个人的合法财产,按照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可以继承。城市户口公民在继承农村财产时,应当受土地法的限制,只能继承房屋,宅基地不能继承。

农村宅基地房屋是否可以继承呢

  二、农村建设宅基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1、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配给村民使用,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居住。在遇到宅基地拆迁的时候,有两种补偿。

  一是宅基地补偿,二是房屋补偿。由于宅基地的产权属于村集体,因此,这部分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会直接给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产权属于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补偿归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征收后,如果没有其他宅基地,那么村集体要给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让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2、土地补偿的标的是土地使用权,一般分为2种形式:一是货币补偿,二是置换补偿。货币补偿就是根据相关补偿标准,对你的宅基地按每平方米多少钱直接付钱给你;置换补偿就是在规划的安置区域按不同低价折换成多少平方米对你进行安置。

  还有就是房屋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这个补偿的标的是物产所有权,包含了你所有的房屋、构筑物、相关设施、树木蔬果等等,在补偿标准实施方案上应该是一栏一栏非常细非常清楚的,这个你可以向征地方要来看看。这项补偿一般就只有一种补偿方式了,就是货币补偿。

  3房屋拆迁补偿价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成。计算公式为:

  房屋拆迁补偿=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参照当地普通住宅指导价,由区县人民政府参照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普通商品房住宅均价、城市规划等综合确定。拆迁中认定的宅基地面积应经合法批准、切不超控制标准。房屋重置成新均价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的被拆迁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价,具体标准由区县政府按照前述区域内农村房屋建设情况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内确定。户均安置面积,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体标准由区县政府根据当地农村经济水平、农民居住情况确定。

  三、农村宅基地买卖的条件有哪些

  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转让人拥有二处以上的农村住房;

  (2)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转让;

  (3)受让人没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

  (4)转让行为征得集体组织同意;

  (5)宅基地使用随房一并转让。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农村宅基地房屋是否可以继承的相关法律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综上所述,一般宅基地都是可以继承的,只有四种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若您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律师。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750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