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建设用地进一步从严 18亿亩耕地红线细化

2019-12-09 01: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土地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土地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国家建设用地等指标可能会持续收紧。8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面简称《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到201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相比十一五规划的18亿亩上调了1%

  国家建设用地等指标可能会持续收紧。

  8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面简称《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到201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相比“十一五”规划的18亿亩上调了1%。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作为约束性指标,到2010年耕地保有量需要达到1.2亿公顷(18亿亩),相比2005年的1.22亿公顷,年减少0.3%。

  对此,中国土地学会规划分会秘书长贾中骥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国家下一步仍会进一步集约使用土地。他表示地方发展建设用地方式会继续改变,“比如盖楼,可以盖得高一点,少占耕地,但是房屋总数可以不减少。”他说。

  但也有专家提出。“总规划并没有改变土地的控制标准,仅仅是把‘十一五’规划的标准细化了,”一位参与规划制定的专家告诉本报,“原来‘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就是不低于18亿亩。”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国土资源部新完成的“三定”方案,新设立了一个宏观调控与监测司等部门,显露出国家在集约和合理有效利用土地,动态供应土地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强。

  耕地占用指标大幅调低

  记者获悉,这次国务院调整“十一五”规划的耕地指标后,这意味着接下来到2010年的年耕地占用数会大幅调低。

  根据《纲要》,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比原来“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年确保的18亿亩数量,有所增加。

  这样做为不得已,原因是耕地指标过去的规划早被突破。比如根据国土资源部此前制定的《1997-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10年,耕地总面积保持在12801万公顷(19.20亿亩)以上。

  但是2006年国土资源部根据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发现,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仅仅为18.27亿亩。

  这意味着,要保持到2010年仍有18.18亿亩耕地新指标,2007-2010年的4年间每年新耕地净减少约为220多万亩左右。

  但是实际情况已经远远突破了上述数字。比如到2006年10月31日,2006年全国耕地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2007年的情况好一点,当年净减少耕地4.07万公顷,约为60多万亩。但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8.83万公顷,约为282.45万亩,也远超220多万亩数字。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告诉记者,目前要保证18亿亩耕地,其实只是一个概念数,之所以强化调高指标,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保护耕地政策,集约利用土地。这方面需要挖掘一些土地利用的潜力。

  这方面在2007年已经有所成效。记者获悉,2007年实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比较多,约有19.58万公顷,约300万亩,这使得实际耕地减少数目大降,只有60多万亩。

  不过,也有专家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的实际耕地数仍需要2009年普查后才能拿出来,因此确保2020年还有18亿亩只是一个大体数目。“但是相差不会太大,因为地方比较保守,实际的耕地数可能会增加。”邹晓云表示。

  根据了解,目前国土资源部刚刚完成第二批对地方省市土地普查的检查工作,为2009年全面展开普查做准备。

  一位对2003年第一次普查情况比较了解的人员指出,一些地方过去上报的土地数字需要做扎实,比如高速公路边栽上树木变成林地后,是否统计成耕地还是建设用地,各地标准不一,这一次普查会取得一致意见。但整体上实际调查的土地数有可能比过去各部的数字要多。“原因是一些地方的数字有所保留。”他说。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的“三定”方案,为适应国家严控耕地、严格集约利用土地,以及做好国家土地调控的工作,国土部专门也成立了调控和监测司、土地督察等部门。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调控和监测司部门可能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土地供应做好调控,比如某一时段内房地产土地可能会放松等。不过整体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基调不会变。

  调控与检测司的职能将包括编制和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计划。此外,还有指导和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全国耕地的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承担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承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

  贾中骥告诉记者,未来国家供应土地会受几种情况制约。

  一是每年有一个总的用地需求数字,比如建设用地,这涉及到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同时城市有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要增加城市人口,这会增加建设用地。这需要每年测算一次需要多少地。

  二是国家还有土地供应的数字,和开源节流新整理出的土地。比如可能实际需要土地量大,但是能供应的只有这么多,“这样土地总量固定后,如何用好每一部分建设用地和耕地,需要下功夫。而地方也可以开源节流,整理出新的耕地。”贾中骥说。

  记者了解到,继去年建设用地相对增加,但是新增耕地占用减少的情况,在2008年再次取得突破。

  比如2008年国务院共批准84个城市建设用地28816.97公顷,与2007年相当。其中,新增建设用地21642.85公顷,农用地转用20215.28公顷,占用耕地14539.72公顷。批准用地中,近八成用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居住项目建设。

  但是仍大量减少了耕地占用数和建设用地数字。比如考虑到部分城市申报用地规模偏大或部分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素,这次共核减申报用地2,730.05公顷,其中核减新增建设用地2,342.46公顷(核减占用耕地面积达1,450.51公顷),分别占申报用地和申报新增建设用地的8.65%和9.77%。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下来每年会有具体的耕地控制、建设用地新批等数字出来,在此意义上各地乱占耕地的情况会进一步得到控制。

土地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539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土地纠纷律师团,我在土地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