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专家建议出台昆明市建筑垃圾处理相关规定

2012-12-12 00: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建筑工程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家旁边这个城中村拆了快一个月了,烂砖碎石块还在堆着,风一吹,灰沙眯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家住昆明龙泉路的孙大爷抱怨。随着昆明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加快,在主城区的很多地方出现一个个巨大的建筑垃圾堆,既影响市容也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近日,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

  “我家旁边这个城中村拆了快一个月了,烂砖碎石块还在堆着,风一吹,灰沙眯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家住昆明龙泉路的孙大爷抱怨。随着昆明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加快,在主城区的很多地方出现一个个巨大的建筑垃圾堆,既影响市容也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近日,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可伟教授带来一个好消息,国家已经将建筑废弃物处理纳入“十二五”规划,国家的建筑废弃物示范工程有可能在昆明试点。孙可伟教授建议,昆明市应抓住机会尽快出台建筑废弃物管理的相关规范和配套措施,促成示范工程落户昆明;改变目前昆明建筑垃圾主要还是采取回填、填埋和露天堆放为主的方式,以科学、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

  5年内拆迁336个城中村

  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对昆明城中村改造中建筑垃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结论是:近5年昆明市建筑垃圾产生的主要来源就是城中村改造,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涉及到主城区24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36个城中村,面积达20平方公里,计划将在5年内完成3800多万平方米建筑的拆迁任务,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标准,每拆迁1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1~1.5吨垃圾计算,建筑垃圾产生总量预计为3800万吨。

  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调研后认为,近5年来昆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呈现出数量巨大、产生周期集中等新特点,急需寻找新的处理渠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堆放影响生活

  “我们旁边这个垃圾山堆了快3个月了,也不见搬走,这些天风又大,过路眯眼睛,屋里的家具上随时有一层土,每天抹四五次还是灰扑扑的。”家住新闻路的何大妈不停地叹气。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这些拆下来的建筑垃圾确实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及居民的生活。

  “就算是拉走,很多建筑垃圾依然只能堆在郊外。”一位有着3年拆迁工作经验的杨自禄师傅告诉记者,多数城中村拆下的土堆废渣会同时用十多辆大车拉走,每辆车一次运输20吨,一个工地可能要拉一个月左右,这些土堆被堆放在昆明三环以外的郊区,可能会被堆砌很长时间,直到有人需要才被拉走。也有的是因为新的建筑工地地势低洼,渗水严重,这些废渣将被用来填道路和地基。

  将建筑垃圾变为新型节能建材

  如何将目前这些只能长期堆放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研发了成套处理设备,并早已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及四川地震灾区得到成功应用。

  据了解,运用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成套设备、技术,可以将建筑垃圾生产成各种规格的再生骨料,可制成透水砖、空心砖、空心砌块、彩色行道砖;建筑垃圾处理后还可制成轻质保温、隔音材料;利用分离出的废塑料还可制成窨井盖和行道树盖。

  孙可伟教授告诉记者,去年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四川地震重灾区青川县建设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示范工程项目,可年处理50万吨建筑废弃物,并制成灾后重建中急需的墙体材料和道路材料,产品已进入市场。

  据孙可伟教授介绍,2008年11~12月,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编制了《昆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专项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将在昆明建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产业化基地,并按固定处理和移动式处理两种模式,对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2009年,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投资建设了大型固定式建筑垃圾预处理生产线。正式运行后,用建筑垃圾制造的各种资源化产品将用于昆明新机场和呈贡新城区的建设中。(记者 张敏)

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745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建筑工程纠纷律师团,我在建筑工程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