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产权和集体产权的区别是什么

2019-01-10 08: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房产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事实上提到个人产权就不得不提及集体产权的问题了,两种产权是存在明显的本质区别的,当然这样的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接下来由小编将带来个人产权和集体产权的区别是什么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个人产权和集体产权的区别是什么

  房子是归属集体的还是归属个人的,集体房产证是临时的证明,是个模糊概念,甚至缺乏法律依据。只有拥有个人房产证,才能证明房子是你的,而不只是拥有使用权。所谓集体房产证一般的来源:在农村集体土地上盖房子在单位工厂有使用权的土地上盖房子纯粹的集资房,估计公补的多

  在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在这类土地上建造房屋,不用交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法律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外来者如果购买了这类房屋,并不能享有房屋的产权,而是居住使用权。

  而通常的商品房,购买者享受的是完全独立产权,有自己的房屋产权证。

  独立房产证和集体房产证的区别:

  1、独立房产证是单户发证,可以是公房,也可以是私房。集体房产证是整栋发证,是集体产权。

  2、独立房产证拥有单独产权,可以上市交易。集体房产证产权归单位,个人只有使用权,不能上市交易。

个人产权和集体产权的区别是什么

  二、房屋产权的取得形式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房屋产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取得:

  1、购买取得

  购买是人们取得产权的一种主要形式。在购买房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考察所购房屋是合法,有关手续是否齐全,卖房人是否有合法身份;第二应与卖房人签订购房合同,在合同中应详细地写明房屋的地理位置、购买方式、价款、付款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条款;第三,应及时到房管部门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2、建设取得

  这是房屋产权的一种原始取得,是指建设者投入一定的资金建造房屋,则该建设者对其所建房屋享有产权。通过建设而取得产权的,在产权取得前或前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第一应注意建设用地的合法性,即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第二应注意有关手续的合法性,即是否有立项、规划、开工等手续;第三应注意房屋质量是否合格,即是否有质量检验合格单。如果上述应注意的方面有问题,则建设者不一定能取得产权。

  3、受赠取得

  这种产权的取得方式是指原产权人通过赠予行为,将房屋赠送给受赠人。在办理房屋赠予手续时,赠予人与受赠人应签订书面赠予合同,并到房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但如果赠予人为了逃避其应履行的法定义务而将自己的房屋赠予他人时,如果利害关系人主张权利的,则该赠予行为无效。

  4、抵押取得

  所谓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由于抵押是一种担保行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则抵押权人有优先受偿权,在享有优先受偿权时抵押权人有权将抵押物归来已有。通过这种方式而取得产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订立书面合同;第二应当到有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第三,应当注意抵押房地产的合法性;第四,如果抵押到期,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则应根据抵押合同的有关约下,办理有关手续。

  5、继承取得

  我国的《继承法》中所列遗产的范围中有房屋。所谓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所有。因此,只有被继承人的房屋具有合法产权才能被继承。当继承发生时,如果有多个继承人,则应按遗嘱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折产,持原产权证、遗嘱等资料到主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

  三、房屋产权的产权证

  房屋产权证具体又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但有些地方也可能是由房屋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统一开据的《房地产权证书》。

  有产权证可以对房屋拥有一定的处分权,没有产权证的有些权利得不到保障。如果没有办理房地产权证,买房人即使交了房款,办了入住手续,但从法律意义讲,房子还是不属于买房者所有。

  因此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在我国个人产权和集体产权的区别是什么以及房屋产权的取得形式,还在一定程度上介绍了我国房屋产权的产权证等相关的知识是怎样运行的。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知识,若还其他问题需要咨询,欢迎咨询找法网。

房产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3967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房产纠纷律师团,我在房产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