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浅谈商标纠纷中的诉讼管辖

2019-04-16 02: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商标纠纷中的诉讼,在选择管辖法院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各个地方法院关于管辖的具体规定。一方面要注意争议标的与各级法院管辖权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要清楚哪些基层法院对于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有管辖权。本文为您详细介绍。

  一、 级别管辖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

  “商标民事纠纷案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

  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在较大城市确定1-2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商标民事纠纷案件。”

  可见,商标民事纠纷一般是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经过批准在较大城市的基层人民法院也可以管辖。

  二、 地域管辖

  (一)商标侵权纠纷: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民诉意见》第二十八条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行为实施地与结果发生地。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商标合同纠纷: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商标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应该适用此规定。

  三、 协议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依据《民诉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确定管辖。

  可见,在协议管辖中,首先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其次选择必须明确、唯一,否则视为未约定。

  此外,在协议管辖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协议诉讼管辖权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对二审、重审、再审、提审等案件,行使管辖权的法院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决定,当事人无权协议管辖。

  2、协议诉讼管辖的人民法院必须与案件争议有密切联系。具体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五个地点。

  在当事人未约定或者约定无效的情况下,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四、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

  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级别管辖的规定》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交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属于商标权、著作权、不正当竞争以及技术合同纠纷案件;

  (二)案情简单、社会影响不大;

  (三)争议金额不满250万元;

  (四)非涉外、涉港、澳、台民事纠纷案件。

  对于争议金额在250万元以上不满1亿元的商标纠纷和争议金额不满1亿元的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争议金额1亿元以上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含涉外、涉港、澳、台纠纷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北京市有权审理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基层法院,除海淀区人民法院和朝阳区人民法院外,还有2007年3月6日起新增的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和丰台区法院三个基层法院,属于其他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由相应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可见,在选择管辖法院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各个地方法院关于管辖的具体规定。一方面要注意争议标的与各级法院管辖权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要清楚哪些基层法院对于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有管辖权。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304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