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

2021-06-25 07: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知识产权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知识产权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由于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主要也就是专利、著作权、商品等权利,对此国际许可合同根据客体的不同也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合同。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

  按照具体合同客体划分,国际许可证合同分为:专利许可证合同;商标许可证合同;专有技术许可证合同。

  1、专利许可证合同

  例如,外国如果在华没有取得专利权或未与我国当事人达成协议,允许中国当事人使用其专利技术,则这种专利产品不能出口,这种技术也不能出口,下面有一个实际案例:

  水胶炸药这一专利是美国的。我国技术人员在查阅资料时获得了这一专利的公开材料。于是闭门研究,破译了其技术秘密,生产出了合格的水胶炸药。一位港商购买了该产品。因我方不知道美国专利在香港也受保护,就同意了向港商出售该产品。在天津装船后,被专利所有人通知不许销售。美国的专利权人在其请求中的要价很高,但我方不能不履行同港商的合同,就只好大幅度降价,以便港商在港支付专利权人的专利费用。这样我方的原来就比国际市场时价低许多的销售价格现在就更低了,造成很大损失。故研制厂家应向美方专利权人订许可证协议,方可研制生产。否则,就是违法的。

  2、商标许可证合同

  即以使用商标和商标项下的技术作为合同的标的。在国际许可证贸易中,商标许可证协议包含一定的技术贸易内容,假冒商标,一般都不能达到原商标的质量标准。

  在国际市场上,要开创一个品牌商标并非易事。单纯的商标许可证协议往往很少,而通常是在引进专有技术的同时,结合引进商标的使用权。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单纯的使用对方商标的情况也很少,往往是在此商标下写上"中国制造"字样,以便合同到期后,不能继续使用该外国商标时,中国厂商也会有立足之地。

  3、专有技术许可证合同

  实践中,专有技术在很多情况下被采用。故在引进专利技术的同时,一起引进专有技术。技术专利人往往保留了关键性的技术。凭专利公开的说明书,并不能使采用该技术的人顺利使用。所以只有引进专有技术,才能真正把生产需要的各项先进技术、经验和知识引进来,达到预期目的。

国际许可合同的种类

  二、国际许可证合同的特征

  1、许可证合同的主体即出让方和受让方分处不同国家。他们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法人是常见主体。

  2、许可证合同的客体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并且作跨越国境的移动,即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3、许可证合同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地域性。许可证合同转让的是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权,由于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使得许可证合同也具有这两种特性。

  4、许可证合同不仅时间性较强,而且内容复杂。很多属于混合性协议,或以一种标的为主兼有其他标的转让,或和机器设备的买卖、工程承包、合资经营、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咨询服务等方式结合在一起。

  5、许可证合同是有偿合同。政府与政府之间,或者企业与企业之间出于某种特定目的,将其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的使用权无偿让渡所签订的协议,不属于国际许可证协议的范围。

  三、国际许可证合同与其他合同的区别

  1、客体的特殊性

  国际许可证合同的客体是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的使用权,它们是无形财产权。

  2、许可证买方是直接用户

  许可证买方一般都有能力在购证后实施该合同项下技术,因而,买方须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及工业实施能力,以便吸收、消化所购买的技术知识,实现出其经济值。

  3、许可证合同的买卖双方具有明显的合作性质

  许可证合同期限长,卖方必须履行义务,担保所提供的技术在买方工厂里实施后可以或必定达到合同所预定的经济指标。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国际许可证合同按照具体合同客体划分可以分为专利许可证合同;商标许可证合同;专有技术许可证合同等。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外贸公司注销程序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264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知识产权律师团,我在知识产权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