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公诉是什么意思

2019-03-25 13: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如果某人做了违反法律的事情,由警察搜集了足够的证据转交给检察院,然后由检察院移交法院审批的情况可以叫做公诉案件。公诉案件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因为诉讼方是国家机构,所以叫公诉案件。那么刑事案件公诉是什么意思?下文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一、刑事案件公诉是什么意思?

  所谓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诉讼权利,通常称为"公权"。

刑事案件公诉是什么意思

  二、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

  1、案件来源不同。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而自诉案件是由被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个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

  2、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的性质一般来说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大,案件一经起诉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进行审判。而自诉案件犯罪行为的性质多数不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小,可以进行调解。

  3、审查程序不同。与庭审方式改革相适应,现行刑事诉讼法弱化了公诉案件进行庭前审查的实体内容,基本上实行程序性审查。而自诉案件则应经二次审查,第一次是立案前的程序审查,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标准;第二次审查是开庭前的实体审查,审查是否符合“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

  4、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反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虽然有权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提出控告,但绝不能就案件事实本身对司法人员提出反诉。

  5、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同。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是自诉人,居原告地位,而公诉案件中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居原告地位,被害人则处于证人地位。

  6、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不同。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而自诉案件的被告人随时有权委托辩护人。

  7、举证责任不同。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规定为完全由自诉人承担,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只是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向司法机关如实进行陈述和控告,至于收集和核对案件事实和证据以及查获犯罪嫌疑人是司法机关应尽的职责。

  8、刑罚处罚的轻重不同。自诉案件的刑罚处罚,一般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公诉案件的刑罚处罚可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9、案件的可分性特点不同。自诉案件中的一个犯罪行为侵害了数个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受害人都有权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控诉,没有提起控诉的受害人,有权放弃诉讼。但公诉案件的情况恰恰相反,它具有一案不可分的特点,必须一案审理,不能“一罪一审”或“一人一审”。

  10、审理期限的要求不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三、公诉案件可以撤诉吗?

  不可以撤诉。公诉案件的诉讼权属于国家,不属于被害人,被害人只有在公诉机关非法不起诉的情况下,拥有补充诉讼权。但是,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是可以影响量刑的。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处刑幅度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是可以适用缓刑的,如果被害人向法院求情,是会影响量刑。法院法官可以酌情处缓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刑事案件公诉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资料。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刑事案件不是都要选择公诉的,需要根据案情来进行选择。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在线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206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