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2018-08-27 17: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是指军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或者抢夺部队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行为。那么,如何认定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是指军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或者抢夺部队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行为。本罪的主体特指为军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而实施非法盗窃或者抢夺,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本罪侵害的客体为国家武装部队对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或者抢夺部队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行为。

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

  (一)军人的概念

  本罪的主体为军人,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者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不包括虽在军事部门或者武装警察部队工作,但没有军籍者;也不包括已经退伍、复原或者专业的军人。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及其他人员以军人论,这些人员不执行军事任务时除外。

  (二)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所谓武器装备是指武装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器材的统称。武器装备通常分为战斗装备和保障装备。战斗装备是指在军事行动中直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和破坏敌方各种设施的物质手段;保障装备是为了有效使用战斗装备所必需的军事技术器材。所谓军用物资是指除武器装备以外的供军事上使用的物资,如车船、药品、器材等。

  (三)盗窃、抢夺

  所谓盗窃是指违反他人的意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占有的财物非强行的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行为。盗窃行为通常具有秘密性和非强行性。但是窃取行为并不限于秘密性,比如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公然盗窃行为,即所谓的光明正大的偷拿他人财物等等。

  所谓抢夺是指将他人控制的财物强行取得和据为己有的行为。抢夺财物虽然使用一定的力量,但这一力量是针对财物的,而不是针对控制财物的人,故有人把抢夺所使用的暴力严格限定为对物的暴力。

  (四)不构成本罪的特殊情形

  虽然军用枪支或者军用爆炸物也属于武器装备、军用物资,根据刑法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有关意见规定,盗窃、抢夺枪支、爆炸物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以盗窃、抢夺枪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军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盗窃自己经手、管理的军用物资的,符合贪污罪的基本特征,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贪污论处,从重处罚。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898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