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是招摇撞骗,还是敲诈勒索? 兼谈招摇撞骗罪设置之必要

2012-12-18 20: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案情:2003年初,贺某、夏某(女)、戴某(在逃)共谋,以夏某色相为诱饵,引诱他人与其发生性关系后,由贺某、戴某冒充警察,以抓卖淫嫖娼为由诈取一笔钱财。3月23日晚9时许,夏某引诱过路的蒋某到其租住房,进房前,夏跟贺、戴打招呼,暗示有人上勾。进房后,夏与蒋

 案情:

  2003年初,贺某、夏某(女)、戴某(在逃)共谋,以夏某色相为诱饵,引诱他人与其发生性关系后,由贺某、戴某冒充警察,以抓卖淫嫖娼为由诈取一笔钱财。3月23日晚9时许,夏某引诱过路的蒋某到其租住房,进房前,夏跟贺、戴打招呼,暗示有人上勾。进房后,夏与蒋发生性关系,并将房内的灯打开作为事先约定的暗号。贺、戴二人看见灯亮,遂由戴着老式警服、贺着便装前去敲门,夏开门后,贺、戴二人即称前来抓卖淫嫖娼,由戴将夏某带出门外,贺在房内对蒋进行“询问”并制作笔录,扣押了蒋某身上的身份证及少量现金。贺还暗示蒋拿钱来解决此事,称由贺来处理,蒋只须交1万元即可,若到公安局解决,至少要交4-5万元才行。蒋同意交1万元,并约定第二天交钱后,贺又叫蒋从旁门走,称正门有警车,并叮嘱蒋不要再去找关系。第二天中午,蒋把3000元现金交给贺,贺嫌钱少,未还蒋身份证,要蒋再拿1000元来取身份证。蒋回去后与其徒弟商量,认为此事有诈,解决这样的问题一般要不了那么多钱,遂报警。3月25日中午,贺、蒋正在交换钱、证时,公安机关将贺抓获。之后,夏也被抓获。

  对于贺等三人应定什么罪,存在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贺等三人构成招摇撞骗罪,理由是:本案夏某等三人从一开始就是设骗局使人受骗,是一种诈骗行为。在此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法条竞合,因戴某冒充警察,使蒋某相信其假冒的身份,自动交钱出来,使戴等三人获取了非法利益。这样的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也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所以应当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以招摇撞骗罪对贺等人进行定罪处罚。

  本案不属敲诈勒索罪,首先在犯罪客体上,虽然敲诈勒索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但它同时还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利益,本罪显然没有侵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虽然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但也不排除侵犯被害人财产所有权或其他人身权利的可能。如果戴某等人以宣扬隐私相要挟,则本罪尚可考虑为敲诈勒索罪,但事实上戴某等人没有这样的行为。反而是戴某等人让蒋某相信了他们假冒的警察身份,在当时的场合,以蒋某慌乱的心情,他可能会分辨不出戴某着旧式制服的原因,处在当时的窘迫场境,蒋某只要看见是警察就会迅速答应要求,尽快解决此事(事实上存在的一些治安联防队员的违法行为也早就让人“领教了”)。所以本案戴某等人能够得逞的主要原因是其假冒了警察身份。至于第二天再强行索取1000元钱有勒索的性质,也因为没有得逞,既遂行为吸收未遂行为,以既遂行为即招摇撞骗罪认定。其次在客观方面,本案由始到终都是一个骗局,一直带着欺骗的性质,使被害人落入陷阱而使戴某等人得逞。所谓骗,就是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地交出财物。但这种自愿只是表面上的,由于被害人受骗,不了解事实真相,实际上是违反本人意愿的。本案蒋某对罚款是不愿意交的,但不得不交,这样的心理与受到胁迫(如以宣扬隐私或将以实施暴力相威胁)而交钱是有区别的。由此可见,本案应当认定为招摇撞骗罪。

  另一种意见认为,贺等三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理由是:本罪戴某等人先以色相相诱,继而以假冒的警察身份相威胁,强行取财,其目的是直指财物。其最终取得了非法财物的原因是给蒋某的心理上造成了强制作用:使蒋某相信,如果蒋某不给钱,就可受到法律制裁,而且还使蒋的家人知道此事。蒋某明知戴某等人在违法(即使蒋相信戴某是警察,也知道戴是在违法收钱),但是出于不愿公开此事,不愿到公安局接受处罚,还是不得已交了钱。而戴等人的行为也明显是一种勒索行为,表现在强行扣押身份证后,索取钱物,未达到预期数额还要蒋再拿钱来。这都是明显的勒索行为。本案是典型的冒充警察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戴某等人一开始就预谋“下套子”,掌握了别人的隐私后进行要挟(受法律制裁,宣扬隐私),再实施敲诈,勒索财物。且戴穿着旧式警察服,一般人都能区别真伪,蒋也自然明白旧式制服的含义-即警察可能是假冒的,但由于害怕丑事张扬,蒋还是不得已交了钱,后又因戴等人要钱太多,权衡利弊,蒋最后还是决定报案,这才符合蒋的心理。况且,戴某假冒警察的行为在本案中并不重要,也就是说,有了之前的把柄,即使戴某不假冒警察,没有警察身份给蒋造成的心理压力,戴某等人也能通过其他的敲诈方式勒索到钱财(只是没有假冒警察诈钱容易)。所以,戴某等人利用假冒的警察身份进行敲诈勒索,应定敲诈勒索罪,其假冒警察的行为可以作为一个酌定从重的情节。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445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