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开庭前原告做什么准备

2020-06-26 22: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刑事辩护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刑事辩护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权,同时也需要在开庭前提交证据。那么提交证据应在开庭前多少天?开庭前原告做什么准备?法院开庭一般多长时间?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交证据应在开庭前多少天

  1、《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九十九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开庭前原告做什么准备

  二、开庭前原告做什么准备

  审理中最关键的两大部分在于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法庭调查要求互相出示证据,进行质证。

  法庭辩论要求双方发表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

  所以首先应该准备好证据,其次对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也进行一定的模拟、准备,保证条理清晰。

  三、法院开庭一般多长时间

  1、民事案件。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

  2、刑事案件。

  (1)如果是简易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2)如果是普通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开庭前原告做什么准备”的相关法律知识,原告在开庭前一定要准备好充足的证据,如果自己处理不好,也可以找专业的律师团队代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刑事辩护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835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刑事辩护律师团,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