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第一次劳动能力鉴定己出来,企业说要申请办理二次评定,如今已超出十五天了,也还没有通告我做劳动能力鉴定。是否就不必去干了?

2019-12-20 20:12:57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此如果要进行劳动仲裁的,应当在申请并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年内进行。
  • 《工伤保险条例》中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规定,具体在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其内容如下:
    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 根据工伤保险和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提出申请。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同时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审查。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人申报劳动能力鉴定的资料后,应当进行初审,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如果提交的资料欠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则应要求申请人补充相关材料。
    (3)组织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从医疗专家库内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有关的诊断。
    专家组或者受委托的医疗机构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意见并由参与鉴定的专家签署。
    (4)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当事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如果有必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对当事人利益重大,因此《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