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你好,我想问一下,故意杀人,开车打人,人不要紧

暴力伤害
2019-11-25 18:53:18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一种。故意杀人罪是故意犯罪中性质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犯罪,也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少数犯罪之一。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关于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今年有明确说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2条、故意杀人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 情节轻微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综上,故意杀人属于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是刑法所打击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之一。
    但是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 以及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 也已逐步实现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对于有计划 有目的 犯罪动机强烈 主观恶性极其深的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一般按照故意杀人罪 最高量刑原则 予以处罚对于 因双方对矛盾的处理不理智 所导致的激情杀人 临时起意杀人 鉴于其社会危害性要比上述表现要轻微 在量刑上也会适当予以从轻对于 受害人存在巨大过错的 犯罪嫌疑人虽然存在主观上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 但是鉴于受害人对于自身死亡后果的发生存在巨大过错 等原因 对于犯罪嫌疑人的量刑一般适用于故意杀人情节轻微予以量刑。
    对于具体案件的具体分析 实现了司法实践之中的 罪与罚相适应的原则让犯罪分子及其家人 以及社会大众对于刑法 维护社会核心稳定 打击犯罪,实现公平正义的核心原则予以逐渐的认可
  •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是精神病人故意杀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不能定罪量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