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租房合同如下: 甲、 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将位于金湖里5号楼6单元602房屋出租给乙方居住。租赁期限从17年6月4至 17年12月3日, 计6个月。 2、房月租金为人民币 1100 元,按季度结算。 3、乙方租赁期间的取暖费、物业费由甲方负责,其余电费、水费、燃气费、宽 带费、有限电视费用由乙方负责,租赁出结束时乙方需交清欠费。 4、乙方同意预交一个月房租为保证金,乙方需保证甲方室内物品(沙发、床、 茶几、电视柜、冰箱、电视、太阳能热水器)不受损坏。 5、太阳热水器需天黑无阳光时上水,不能在白天上水,否则集热管容易爆裂, 乙方负责维修费用。上水时打开上水阀的人需注意关水,如跑水所造成的一切损 坏由乙方负责。 6、房屋出租期间任何一方要终止合同,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否则押金不予 返还。 7、承租期间未经甲方同意乙方无权将房屋改变房屋的结构和用途,由于乙方人为原因,承担赔偿责任。 8、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但是房东在6月8日发送微信通知我转租给其他人,叫我赶紧找房子。6月11日房东把我的所有行李都打包,等我回到租赁房屋的时候已经不能休息了。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先报警协商吗? 一般这种情况房东应该按照合同额外赔偿房客1个月的房租是吧,这4天履行的合约是否需要支付房租呢,还是在其6月8日发送微信通知不许住了之前需要正常支付房租,6月8日、9日即使在房屋居住也不需再支付房租,房东私自乱动租客的所有行李是否需要额外赔偿呢,这也是违法行为吧!即使乱动的东西可以找到。 或者我作为租客可以要求其履行房屋租赁合同,不允许其随便毁约呢?

2019-07-04 11:09:2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办理房租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时,要提交下列材料:
      
    1、房地产权证或者其他权属证明;若向外来流动人员出租的,还应附公安部门发放的房屋租赁治安许可证;
      
    2、出租人的个人身份证明或企业、其他组织的登记注册证明;如果属共有房屋出租的,还应当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证明;委托出租的,应提交委托合同;代理出租的,应提交房屋所有权人委托代理出租的证明;
      
    3、承租人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时应提交自己的个人身份证明或者企业、其他组织的登记注册证明。无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在提交的个人身份证明中,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应当提交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香港、澳门的个人,应当提交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个人,应当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企业、其他组织,应当提交经公证或者认证的登记注册证明。
      房屋租赁合同的一方当事人要求登记备案,另一方不予配合的,要求登记备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持租赁合同及自己一方应当提交的材料办理登记备案,房地产交易中心或农场系统受理处应予受理。
  • 在租赁房屋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如是以下情况是不能进行房屋出租的,请认真甄别:

    1.未取得产权或者经营管理权的;

    2.产权有争议或者产权受到限制的;

    3.不可分割的共有房屋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的;

    4.属于违章建筑的;

    5.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6.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7.法律、法规禁止的。

  • 1、与房东签订租房合同。一般情况下,房子是谁的就和谁签订租房合同,中介公司只是第三方,也就是见证方,以后出了事也可以找中介公司。但是在选择中介公司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正规的中介公司。

    2、如果房东委托中介代签的,可以和中介公司签订租房合同。到时候所签订的合同以你和中介的合同为准。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内容再签,不要急,要细致。

    3、 租房,不管租那里的房子什么样的房子,一定要跟房东本人签署合同。房东的意思就是房子的主人。租金也要给房东本人。
  • 房屋租赁合同是指房屋所有人与承租人之间,就将所有人(出租人)所有或共有的房屋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支付租金事宜,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所达成的协议。为预防房屋租赁纠纷,稳定房屋租赁秩序,许多地方规定,城市私有房屋租赁须经公证机构公证。  房屋租赁合同公证由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申办房屋租赁合同公证,当事人应当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代理人代办的,代理人应提交身份证件和授权委托书;  
    (2)出租房屋的所有权证书及复印件;  
    (3)出租共有的房屋应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租的书面意见;  
    (4)草拟的房屋租赁合同(当事人可以请公证机关代为草拟);  
    (5)单位租赁私房的,承租方应当提交房屋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外地的个体工商户租赁经营用房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其进城经营的证明;  
    (6)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