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请问,如果劳动者因为未签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中止劳动关系并支付赔偿金,那么在确认中止判决书出来之前的仲裁期间,劳动者如果去公司上班,而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上班,劳动者且有证据证明是公司不准其上班,判决下来以后,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支付仲裁期间的工资,谢谢

仲裁
2019-02-22 00:20:51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法律依据有,《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赔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计算。
    劳动争议中的有关赔偿金有几种,一个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这个是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
    还有一个是未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劳动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要按照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百一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1、工作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该提供能够证明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的证据可以是:工作证、上岗证、考勤记录、工资单、工资卡的银行交易记录、工作服、工友证明等。
      
    2、职工与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职工可以单位支付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期间的双倍工资,亦即可以主张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
  • 劳动纠纷仲裁是前置程序,即劳动纠纷必须先由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后,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首先应当根据当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的规定提交仲裁请求书(一般都会有模板);仲裁请求被受理的,根据受理通知书的要求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参加庭审,仲裁委根据审理作出裁决。
    具体程序问题您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具体规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