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律师你好,我们去年在苏州买了一个2001年的二手房,有一个没有产权的独立自行车库在楼下,看房及签合同议价时都是口头上说总价包含车库的,中介合同和网签合同上因为没有单独的产证当时也就没有写上去。现交房时房东不给我们使用,说要再另外花钱买。我们要拿回车库的使用权?,是否只能打官司?

2019-01-05 11:49:1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要与房屋中介签合同,在签合同中要注意如下十条建议!
    1、签合同时最好全程录音,找个细心人陪你一起去。
    2、交房租的日期写清楚,一般中介要求提前一个月交,而事先商定的却是押一付三,所以,每次交租的日期要写清楚,以免晚交而造成自己违约,以致承担高额违约金
    3、采暖费,有线电视费、物业费等由谁承担,要写清,如果需要在格式合同上划掉这些费用,则必需双方在划掉处签上各自的姓名与日期,并加按手印。注意,两份合同都划掉才有效。
    4、两份合同务必一致,仔细核对。
    5、合同上需加上一句:“如租住期间双方发生纠纷,则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由房管部门调解,或者上诉起法院。在发生纠纷,在纠纷未解决完毕期间,租户可继续租住此房屋至房租到期日,中介不可强行要求其搬离,纠纷解决后,由此发生的费用租户与中介依照合同与纠纷解决结果,另行结算。”
  • 《合同法》是有明确规定的:  第一,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二,不管当事人有没有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承租人违反约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赁房屋的性质而对租赁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  第四,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房屋转租于第三人的。  第六,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因此,只有在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房东才可以依法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即提前中止租房合同。
  • 找中介买二手房怎么防止他们吃差价  
    1、最好是三方见面、透明交易  房屋买卖十分复杂,所以在交易前应与对方有所沟通。在交易时,最好能买卖双方和中介公司都见面,做到透明交易,就不会吃亏上当了。  
    2、不见面也要看委托代理合同  如果在无法见面的情况下,也应该要求中介公司出具卖方或买方的委托合同,一般委托合同中会写明价格及中介代理权利范围,这就有利于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另外,应要求中介公司出示一系列证明,并在合约上清晰注明交易双方的详细个人资料,若发现合约上某些项目不符时,买、卖方应咨询清楚所有问题才可签下自己的姓名。  
    3、查看相关证件辨明真假房源  对于卖方来说,如果中介公司提出现金收购,一定要办理相应的过户手续,防止中介公司在没有办理手续之前,将房子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而对于买方而言,要警惕假房源,有些仅是房托并非真正房主,如果在没有查看相关证件及辩明真假房东之前就交了定金,而中介公司又谎称房子被卖走,到时定金也难退回。  
    4、不让中介公司代理两方  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不要委托中介公司代理买、卖两方,而是尽量让中介公司仅代理一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委托方的利益。  
    5、多方了解信息  之所以被吃差价,与买、卖方不了解房子的信息也不无关系,周边房子的价格是多少?近期房子是否会升值?只要了解了这些,就可以大致估出房子的价格。这样,才不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或以较高的价格购买,没有了被吃差价的可能。  
    6、请行家参考  买、卖房屋之前,请房地产专家、律师,或者一些很有买、卖房屋很有经验的人参考。
  • 要想知道二手房的产权有多少年,就要留意土地证上的信息。开发商拿到地算起的是产权,就是所谓是50年产权或70年产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只有大概二三十年的发展时间,以70年的产权来算,上世纪90年代的房子,产权可能还有约50年。
    有的房屋建造时间是很短,四五年前才造的。但开发商拿到这块地,可能是十年前的事了。土地出让期满之后,是否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还是个未知数,《物权法》对此并未有细化的方案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