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如何明确隐私权的侵犯界定标准

人格尊严
2024-06-09 10:11:57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隐私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 1、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 2、违法行为的存在,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 3、损害结果发生,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状态,主要有财产损失、人格利益受损及精神痛苦三种表现形态; 4、具备因果联系,侵权法上因果关系在于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侵害隐私权的后果表现为权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与私域生活的侵扰,这一事实乃侵害行为所致。
  • 隐私权的侵权认定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
  • 民法典侵犯隐私权的界定是:
    1、行为存在法益侵害性;
    2、存在客观的、现实的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
    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4、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隐私权判多少年
8475
最新侵犯网络隐私权的处罚
网络隐私权 2177
最新侵犯网络隐私权的处罚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网络隐私权 43697
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如何认定侵犯隐私权?
隐私权 36084
如何认定侵犯隐私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