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在全国12315平台点击了,我要举报可以撤掉吗?

其他
2024-04-23 12:29:14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
    一、12315平台投诉的方式不一样撤销的方式也不一样,如果消费者是通过电话投诉的,只需要拨打电话告知12315平台即可;如果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投诉的,投诉后生成的页面上有一个撤销投诉的选项,点击它即可;如果是通过12315平台的网页投诉的,投诉后依旧会有一个撤销投诉的选择,点击即可。
    二、如果被告知举报撤销不了,那么有可能是举报事项经工作人员调查确实违反了相关规定或已违法进行了立案审查,那么就会撤销不了,因为随之该举报事项会进入相应的处理程序,这个时候举报人也不用担忧,等待后续处理结果即可。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十五条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消费者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人:
    (一)符合规定的投诉予以受理,并告知投诉人;
    (二)不符合规定的投诉不予受理,并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理由。第十六条下列投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
    (一)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责范围的;
    (二)购买后商品超过保质期,被投诉人已不再负有违约责任的;
    (三)已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调解的;
    (四)消费者协会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等其他组织已经调解或者正在处理的;
    (五)法院、仲裁机构或者其他行政部门已经受理或者处理的;
    (六)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或者消费者无法证实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
    (七)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 《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工作的意见》
    (二)以12315电话为依托,建立健全指挥灵敏、反应快捷、处理及时、执法到位的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各地“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的工作。    大中城市(省级、副省级、地级)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网络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市局设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二是分局、县局设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三是基层工商所设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站。受理、处理申诉、举报,实行辖区管理,充分发挥分局、县局特别是工商所的作用。 各市、县一般应建立或确立一支执法队伍,及时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违法行为。
  • 法律分析:12315平台投诉的方式不一样撤销的方式也不一样,如果消费者是通过电话投诉的,只需要拨打电话告知12315平台即可;如果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投诉的,投诉后生成的页面上有一个撤销投诉的选项,点击它即可;如果是通过12315平台的网页投诉的,投诉后依旧会有一个撤销投诉的选择,点击即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律分析:12315平台投诉的方式不一样撤销的方式也不一样,如果消费者是通过电话投诉的,只需要拨打电话告知12315平台即可;如果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投诉的,投诉后生成的页面上有一个撤销投诉的选项,点击它即可;如果是通过12315平台的网页投诉的,投诉后依旧会有一个撤销投诉的选择,点击即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
    (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
    (七)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
    (八)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