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工作半年,最后一个月辞职,未干满一个月,公司不发绩效合法吗

劳动纠纷
2024-04-19 14:09:16
共有11位律师解答
  • 要判断公司不发绩效是否合法,首先需要查看您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对于绩效工资的发放是否有明确的约定。如果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且公司的做法违反了合同约定,那么您有权要求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发放绩效。如果公司拒绝履行,您可以考虑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的途径,即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公司不发绩效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包括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等所有工资组成部分。因此,即使员工在最后一个月未满一个月就辞职,公司也应当按比例支付其应得的绩效工资
  • 你好,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 工资有问题的和hr协商,如果协商不了的话到附近的劳动监察会去投诉
  • 你好,这边签订了相关的合同约定的吗
  • 不合理的,公司不发绩效违法得
  • 你好马上回复你解决问题x
  • 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处理
  • 公司不发工资肯定是违法的,明明知道你上了班,却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给你去发工资,这绝对是没法的,我们每天上班都会打卡,这就是一个记录,还有上班,有同事的一些证明,这也是证据,考勤签字只是每个月月底进行一个核对,确认一下是否有有问题才签字的,并不是说用考勤签字来证明你的出勤吧,所以你可以投诉到劳动局,应该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或者直接找到你们的最高领导,一般领导是比较忌讳,出现这种问题会影响到公司。
  • 法律分析:会。劳动者一个月不上班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形,是会被公司开除的,一般视为自动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没有干满一个月公司会给发工资。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查看全部11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