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劳动合同解除纠纷

劳动纠纷
2024-03-28 17:14:28
共有10位律师解答
  • 您好,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 因为合同解除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 单位违法解除双倍赔偿的可电帮你研究下
  • 您好,可以提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 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 一、劳动合同解除情形有哪些
    1、劳动合同解除情形如下:
    (1)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行为或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当事人中止履行,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继续履行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二、法定解除的条件是什么
    法定解除的条件如下:
    1、不可抗力;
    2、拒绝履行;
    3、履行迟延;
    4、不完全履行;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合同解除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可以仲裁,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
    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3.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是否续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因职工流动、停薪留职、从事第二职业发生的争议;
    5.因用人单位裁减人员而发生的争议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您好,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您具体涉及到的是什么情况呢,可以详细进行说明解答。
查看全部10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