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你好 我想咨询一下 我签的是劳务协议 工资在税前是 2600,这样子还要交个税吗

劳动纠纷
2024-02-09 08:40:22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签订的是劳务合同,劳务收入超过800的部分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税率20%
  • 税前工资指员工每月的应发工资,即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补贴。而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保和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二、 将第二条修改为:“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税前工资可根据公式计算。应纳税金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劳动者的工资的税收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目前的起征点为350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 税前工资可以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来计算,一般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就是税前工资。它不用扣除费用所以不用计算,只需要知道具体金额就可以了。只有税后工资需要计算,它扣除的部分不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计算。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