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哦,我想咨询一下单位交社保12年已经本人到了退休年龄,现在单位也不给开支,也不交社保,我该咋办?

劳动纠纷
2024-02-05 09:29:46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这种情况 你自己缴纳社保 累积15年缴纳期限后 办理退休社保待遇
  • 单位交社保和个人交社保退休金是有区别的,具体如下:
    1、通过公司缴纳社保,累计缴满十五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如果不够15年,可以继续缴费,满15年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2、个人缴纳是按年缴费的,没有强制性要求,属于自愿参保。
    除个人缴费外,政府也会给予补贴,个人缴费越多,政府补贴也越多。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全部计入参保人的个人账户;
    3、不管是职工养老还是居民养老,永远都是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个人缴纳的比例低,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低一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 一、社保什么时候可以领
    1、社保缴满15年可以领。社保必须累计缴满15年,才领养老金的资格。其中,又要分为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两种方式。具体是:
    (1)对于单位缴纳来说,只有缴满15年,并且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够享受社保待遇。但如果职工还未退休,单位仍需继续缴费;
    (2)对于个人来说,在缴满15年后,可以选择不缴,亦可选择继续缴纳。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二、领取失业金的相关手续是什么
    1、持本人《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登记证》、《职工失业证明书》,到原单位社保关系所在地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填写《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金申请表》,办理失业保险待遇申请手续。
    经审核符合失业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出具《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单》;
    2、失业人员办妥上述申请手续后,在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60日内,携本人居民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登记证》、《失业保险待遇审核单》,至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填写《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申请表》,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和职工医疗保险申报手续;
    3、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手续,由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按月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申报办理;
    4、失业人员于每月25日后,持领取存折到邮政储蓄银行分行网点领取失业保险金。
  •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要支付经济补偿的:①工作6个月以下,补偿半个月工资;②工资在6个月及以上1年的,补偿半个月工资;③最高补偿不超过12个月工资,而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