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主管说拿我们工资里一千出来当绩效

劳动纠纷
2023-12-30 20:12:09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法律分析:绩效工资是劳动者应得的报酬的取得方式。绩效工资是以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以绩取酬。绩效工资制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若使它能更好发挥作用,雇主必须确信能有效地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传统的绩效工资制通常是个人绩效,对员工绩效增加认可的形式通常是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基本薪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二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 法律分析:法律并未对绩效工资的具体计算办法作出明确规定。绩效工资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将雇员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绩效工资的计算方式主要是由公司按照合法建立的评估体系向劳动者支付绩效工资。
    没有考核制度的用人单位,不得任意扣除工人的绩效工资。否则,属于雇主克扣工资。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规定》 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绩效工资=基础绩效+奖励绩效。基础绩效占绩效工资的70%,奖励绩效占30%。基础绩效直接进入工资,同时取消了其他津补贴;奖励绩效由单位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分配方案。
    绩效工资是以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以绩取酬”。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