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解除了劳动合同还可以申请仲裁吗??

劳动纠纷
2023-12-27 10:01:36
共有8位律师解答
  • 出劳动合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期限,自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劳动仲裁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
  • 你好,什么原解除的,如果是公司的原因是可以的。
  • 您好,您这边解除劳动合同多久了?
  • 您好 我是颂威律所。具体问题
  • 对于解除合同后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很多人不清楚劳动合同解除还可以申请仲裁吗,具体来说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依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载明法定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仲裁委员会在受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或5日内不作出任何答复的,申请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决定受理的,应当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在受理后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但是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仲裁。
  • 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但是需要在解除劳动合同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解除合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即使签订合同协议终止,只要属于劳动仲裁范围,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有关法律规定:
    1、劳动关系确认纠纷;
    2、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辞职、辞职引起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而发生的争议;
    5、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纠纷;
    6、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
    如果协议中没有争议,一般不支持申请仲裁。除非协议明显不公平或被胁迫签署。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你好,如果对劳动有争议,可以申请的
查看全部8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