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员工如果虚假报销应该怎么办,处理的办法是什么

劳动纠纷
2023-11-29 15:09:09
共有15位律师解答
  • 目前,裁审部门对劳动者虚假报销以实质审查为主,合理怀疑推定为辅。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者虚假报销提供初步证据予以证明。用人单位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收集证据。
    首先,证明劳动者知晓用人单位的报销制度。劳动者如果明知故犯,裁审部门往往会给予否定性评价。
    其次,证明劳动者虚假报销行为的 “严重性”。虚假报销一般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劳动者可能每次虚假报销的金额较小,但是虚假报销的频率高。用人单位在发现一次虚假报销行为后,可以对劳动者既往报销的发票进行核查。如果发现劳动者存在多次虚假报销的行为,即使总额不高,也可以认定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再次,用人单位可以申请调取劳动者的电子支付记录、前往劳动者消费地调查取证等。通过劳动者的电子支付记录、对消费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劳动者的实际消费金额是否与报销发票相吻合。
    最后,证明用人单位已经在报销时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劳动者报销进行形式和实质上的初步审查后,不能再苛求用人单位提高审查标准。
    虚假报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且取证困难。用人单位可以制定规范的报销制度,细化不同的虚假报销金额、次数对应的处罚措施。如果劳动者虚假报销成立、数额巨大,用人单位可以考虑依法追究其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
  • 员工虚假报销的行为是违法的,一般是指员工使用了假的发票、夸大费用的金额等。如果构成犯罪,就是构成了诈骗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员工构成严重违规违纪,公司可以予以解雇。法律规定,员工存有虚假报销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司有权做出解除劳动合同之处理决定,同时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员工存有虚假报销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司有权做出解除劳动合同之处理决定,同时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你好!首先虚假报销肯定是不值得原谅的!你是代表公司方还是员工方咨询?
  • 你好,为什么虚假报销,证据有没有,以及报销没有额度限制吗?
  • 按照公司规定去处理啊,属于违反,严重设计诈骗
  • 员工构成严重违规违纪,公司可以予以解雇。
  • 你好 你这边有什么材料证明
  • 如果有造假的情况可以不通过

  • 1.员工构成严重违规违纪,公司可以予以解雇。员工存有虚假报销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公司有权做出解除劳动合同之处理决定。
    2.员工违规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通常,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判断:
    (1)报销金额;
    (2)报销次数;
    (3)持续时间;
    (4)报销款用途;
    (5)主观过错。
    3.员工的常见抗辩理由。在报销款引发的争议中,员工常提出如下事由进行抗辩:
    (1)报销款实际上用于公司其他业务支出,其个人并不存在牟利或侵占的故意或过失;
    (2)报销款用于招待单位客户、请客送礼;
    (3)报销经过上级批准或默许,并不违反规章制度或公司政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单位处理虚假报销人根据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包括可以收回报销款、进行额外罚款、甚至降职降级等措施。根据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法律分析:员工虚假报销的行为是违法的,一般是指员工使用了假的发票、夸大费用的金额等。如果构成犯罪,就是构成了诈骗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对于情节严重的虚假报销行为,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 第一可以和员工协商。退回虚报部分;第二,有相关证据可以报警处理。
查看全部1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