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就是裸车价75900元,购置税是多少

房产纠纷
2023-11-02 15:26:21
共有9位律师解答
  • 购置税的算法:购置税=购车总价÷(1+17%)×10%。购置税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购置税制设置范围内相关财物的行为和财产征收的税收。
  • 你好,这是可以协商来解决的,也可以法院起诉对方,有没有相关证据的
  • 具体的价格要根据你的购车发票上面开的裸车价格来计算购置税
  • 你好,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G
  • 你好,这个4s点是否有减免的呢
  • 你好,这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 法律分析:
    需要缴纳的税款:
    一、裸车价、汽车购置税:裸车价就是车辆本身的价格,裸车价会在车辆的基础价格上有不等的降低。
    在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等于裸车价格÷(117%)×10%。
    二、车船使用税
    1.0L-
    1.6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在300元,
    1.6L-
    2.0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在360元,
    2.0L-
    2.5L排量车型,每年税额在720元。
    三、保险费
    在购买新车交完汽车购置税后,就要立刻购买车险,新车的保险费一般由交强险、商业险和车船使用税三部分组成。
    车船使用税则要根据不同排量的车型来交纳,不同的省份缴费标准会有不同,不过目前购买新能源车型可以免征车船税噢;商业险是可以由车主自主选择购买的一种车险,种类有车损险、三者险、盗抢险等系列险种。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机动车登记规定》 第七条 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
    (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
    (四)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五)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凭证;
    (六)车船税纳税或者免税证明;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
    不属于经海关进口的机动车和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规定免予安全技术检验的机动车,还应当提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日内,确认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核发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
    买车中“定金”和“订金”的区别是什么。

    “定金”和“订金”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定金”具有担保作用,而“订金”不具担保作用(即使有也是给付方对接受方的单方保证)。所以如果当出现购车纠纷时,4S店有权不返还消费者之前支付的“定金”;如果之前支付的是“订金”,除扣除部分违约金外,消费者可以要回部分订金。
    而将“订金”私自理解为“定金”的,当出现纠纷时,只能协商。
    “定金”和“订金”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定金”具有担保作用,而“订金”不具担保作用(即使有也是给付方对接受方的单方保证)。
    所以如果当出现购车纠纷时,4S店有权不返还消费者之前支付的“定金”;如果之前支付的是“订金”,除扣除部分违约金外,消费者可以要回部分订金。而将“订金”私自理解为“定金”的,当出现纠纷时,只能协商。
  • 法律分析:这个并不一定,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方式依照“最低计税价格”为基准。通俗点说,其实购置税的具体价格不是以指导价为基数来进行计算,而是以裸车的购车价(即购车发票上的价格)为准。
    当发票的价格低于最低计税价格时,才会最低计税价格进行征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
    第八条 纳税人以外汇结算应税车辆价款的,按照申报纳税之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缴纳税款。
    第九条 下列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
    (一)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自用的车辆;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列入装备订货计划的车辆;
    (三)悬挂应急救援专用号牌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车辆;
    (四)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
    (五)城市公交企业购置的公共汽电车辆。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可以规定减征或者其他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情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法律分析:裸车价包含购置税和增值税。购置税是由税务机关征收的购置税制设置范围内相关财物的行为和财产征收的税收。如车辆购置税等。车辆购置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变而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查看全部9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