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厂里不让我上班,也不让我离职

劳动纠纷
2023-08-06 00:37:58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一、厂里不给办离职手续怎么办
    1、员工有辞职的权利,公司不让员工辞职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法律依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二、离职手续怎么办理
    1、如果的劳动合同还没到期的话,需提前一个月向部门领导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和《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待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通知部门领导安排工作交接;
    3、需要按《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工作交接明细表》和《物品交接单》内容依次交接,财务部结清借款后,经交接双方和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交接工作方视为完成;
    4、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进行保险减员手续;
    5、人力资源部统计其本月考勤,报上级领导批示,到工资结算日发放工资;
    6、人力资源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并给开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到下一个新单位需要的,只要是正规大单位,一般都会要求出具的,有备无患。
  • 一、工厂强留工人不给辞职怎么办
    1、工厂强留工人不给辞职的解决办法如下:
    (1)工厂不让辞职无效,劳动者辞职是劳动者法定权利,到期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到期后是可以自动离职的,不需要经过单位的同意,但是需要保留相关的证据;
    (3)在试用期时提前三日通知工厂,在到期后无需工厂批准,也可以办结工作交接后走人;
    (4)强行要求工人留下的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监察部门进行举报,也可以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正式员工离职手续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1、如果劳动合同还没到期的话,需提前一个月向部门领导提出书面辞职申请和《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待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
    2、由人力资源部逐级报请,经总经理、董事长批准后,人力资源部通知您的部门领导安排工作交接;
    3、需要按《离职员工交接手续表》《工作交接明细表》和《物品交接单》内容依次交接,财务部结清借款后,经交接双方和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交接工作方视为完成;
    4、工资中涉及保险,人力资源部同财务部办理保险清算,进行保险减员手续;
    5、人力资源部统计其本月考勤,报上级领导批示,到工资结算日发放工资;
    6、人力资源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并开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到下一个新单位需要的,只要是正规大单位,一般都会要求出具的,有备无患。


  • 法律分析:公司不开除也不让上班,但是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当事人就还是属于单位员工,享受正常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和获得工资报酬等,如果单位不安排当事人上班,也应该发放工资报酬,工资报酬应该是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即最低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