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未成年人的问题

其他
2023-07-10 01:33:59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未成年人定义如下:
    1、未满18周岁的人都可以是未成年人;
    2、凡是年满18周岁的都视为成年人。年满16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生活的,也视为成年人;
    3、依据法律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从刚出生的婴儿到18周岁以内的任何一个年龄层的公民,不论其性别、民族、家庭出身、文化程度如何,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未成年人犯法处理原则是什么
    1、从宽处理的原则,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不适用死刑的原则,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
    3、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4、分案处理的原则,分案处理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
    5、不公开审理的原则,不公开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在审理未成年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旁听和记者采访。
  • 是未成年。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 未成年人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另外,民法典将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规定为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