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了假药,销售额4600!会不会构成犯罪

其他
2023-06-28 09:45:14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你好,承认错误,积极赔偿损失,接受行政单位的处罚。
  • 目前您这边了解案件的具体进展吗?
  • 如果事实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因不知情而销售假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得构成犯罪,不得受到刑事处罚。销售假药罪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的故意情节,即行为人知道自己销售假药以谋取利益。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会对行为人是否不知道销售假药作出司法推断,不能完全以行为人所说的结论为依据。判定为行为人应当知道的法定情形的,以销售假药罪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不知情卖假药的不应受到刑事处罚。建立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行为、对象、结果、身份、无违法阻碍但事实等,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个没有意识到,就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对于销售假药而不知情的情况,如果行为人真的不知道假药的存在,就不可能有销售假药的意图,进而不可能成立销售假药罪。因此如果事实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因不知情而销售假药,按照按照罪刑法定原则构成犯罪,也不应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销售假药罪不知情也是需要处罚的,只不过说可能并不是追究刑事责任。生产销售假药罪刑侦规定是由公安机关对此进行立案侦查,销售假药,应当首先达到该案的立案标准,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再由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结合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定罪量刑。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对于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根据法律依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规定的精神,应按处罚较重的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
    这符合前述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界限:犯罪对象不同:一个是假药,一个是劣药。犯罪形态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而生产、销售劣药罪是实害犯,即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方构成犯罪。划清生产、销售假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关键是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是否足以产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结果。实践中对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判断,一般来说应依赖于对假药这种物质和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事实判断。
    例如对假药的成分、性质、效用的医学鉴定以及对他人使用假药的可能性的推断。对于虽属假药,但对人体健康不一定产生严重危害的情况,需进行具体鉴定,若药品本身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当然不能认定为构成本罪;若药品本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当然应认定为生产、销售假药罪。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