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单位罚款的事

行政纠纷
2023-06-16 10:17:15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你好:1、协商或诉讼维权你的合法权益
    2、涉及诸多内容,建议详细咨询,便于自身做好准备。
  • 单位不能对员工进行罚款。只有被法律法规所承认的一个行政主体才能采用对于行政管理相对人罚款的权利。罚款是强制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货币而使其遭受一定经济利益损失的处罚形式。
    罚款跟罚金的区别是什么
    1、法律性质不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而罚金则属于刑事处罚;
    2、执法机关不同。罚款一般由行政执法机关决定,而罚金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3、适用对象不同。罚款适用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而罚金则适用于违反刑事法律的犯罪分子;
    4、法律依据不同。人民法院判处罚金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行政机关作出罚款决定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原则上单位是没有罚款的权利的,罚款都是属于违法。员工因过错导致单位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赔偿,单位可以从员工工资每月扣不超过20%、


  • 【法律分析】
    罚款是执法部门的权利,别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作出罚款的决定。以此看来,自己单位的做法已经超越了企业职责范围,企业对员工没有权力采取罚款的做法。制定罚款的规章制度需要经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所指定的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同时要经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向全体员工公示,否则罚款的制度无效,罚款就是违法行为,自己可以向劳动局投诉。如果规章制定侵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即使经过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和公示,规章制度也是无效的。工厂单方制定的罚款条款,实际上是变相的侵害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侵害了劳动的合法权益,因此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