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怎样知道是否立案

其他
2023-06-12 09:14:36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立案指的是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起诉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 法院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法院立案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二是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
    第二条 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 法律分析:不一定,若要查询是否立案,可以去法院立案大厅查询窗口,也可以打电话给立案大厅进行确认。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第八条: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对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三)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四)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第十四条:为方便当事人行使诉权,人民法院提供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巡回立案等诉讼服务。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立案追诉是什么意思
刑事辩护 930
哪些情形应予立案?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 27818
哪些情形应予立案?
立案的程序
立案程序 3027
立案的程序
民事债务纠纷无力偿还多久可以结案
债务追讨 3040
民事诉讼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债务追讨 2185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585
因欠款纠纷起诉的开庭流程
债务追讨 1435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205
民间欠债不还怎么起诉
债务追讨 115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