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虚假宣传举报

互联网纠纷
2023-06-02 15:50:27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虚假宣传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主体为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客观上行为表现为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者其它虚假宣传的行为;
    3、上述行为引人误解;
    4、主观层面表现为行为主体明知或者应知情形下作出了虚假宣传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面对商家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投诉:(一)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虚假宣传构成要件如下:
    1、行为主体为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
    2、客观上行为表现为其商品或服务做虚假广告或者其它虚假宣传的行为;
    3、上述行为引人误解;
    4、主观层面表现为行为主体明知或者应知情形下作出了虚假宣传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