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劳动纠纷
2023-03-24 07:11:55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如果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劳动报酬等事项发生争议的,适用该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以下是关于劳动仲裁调解书的效力,欢迎阅读!


      劳动仲裁调解书的效力如何【1】


      1、劳动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2、劳动仲裁调解书在送达之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不发生法律效力,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的;

      3、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法律依据:《劳动仲裁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

      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劳动仲裁生效调解书、裁决书的执行【2】


      (一)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的履行

      1.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2.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包括:(1)根据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一裁终局的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2)本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3.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具有执行力,当事人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履行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履行。

      (二)向法院申请执行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法院执行的调解书、裁决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1)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2)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3)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4)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5)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腐接受别人的贿赂、徇私作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法院执行。

      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

      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

      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5)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裁定终结执行:(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4)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5)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劳动仲裁调解书有何法律效力【3】


      1、使仲裁程序终结。

      调解书一经生效,仲裁程序即告结束,仲裁机构便不再对该案进行审理;

      2、纠纷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被确定;

      3、任何机关或组织都要在重新处理该案方面受调解书约束。

      也就是说,对于仲裁机构出具了调解书的争议,任何机关或组织都不得再做处理。

      既然调解书须经签收后生效,因此调解书一经签收,当事人不得反悔,但在签收之前应当允许当事人反悔。

      调解不成或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及时作出裁决。

      这是因为达成调解协议的过程就是仲裁庭的审理过程,制作调解书时实际上审理已经完毕。

      所以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时,仲裁庭没有必要再经过仲裁程序重复已经完成的审理,而直接裁决即可。

      因当事人拒绝签收调解书而使调解无效时,仲裁庭可以直接裁决,以免久调不决,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

      《仲裁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

      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经仲裁庭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要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仲裁庭除了可以制作仲裁调解书之外,也可以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

      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对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案件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仲裁法解读调解申请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合同纠纷 90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怎样规定的
劳动合同纠纷 585
劳动关系调解仲裁程序是什么
劳动仲裁争议 522
劳动关系调解仲裁程序是什么
重庆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办法(全文)
劳动仲裁知识 35962
重庆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办法(全文)
找不到债务人诉讼时效是怎么算
债务追讨 10
法院起诉欠钱不还的流程及费用
债务追讨 10
法院判决书下来了被告不执行的怎么办
债务追讨 10
法院判决后对方没给钱怎么办
债务追讨 10
欠条的有效期有几年
民间借贷 10
欠条是几年有效
民间借贷 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