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你好 经济纠纷案件中 法院已经强制执行 被告因为工作需要 要过政审 请求原告撤诉 原告已同意 还能撤诉吗

刑事案件
2020-08-03 16:58:29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你支付了相应款项到法院办理即可。
  •   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民事诉讼中,在证据材料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保全是人民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前采取的、对证据加以保护的必要措施。需遥全证据的情况有2种:  (1)证据有灭失的客观可能性;  (2)证据在将来有难以取得的可能。具体是指:证人生命垂危;具有民事诉讼证据作用的物品极易腐败变质;易于灭失的痕迹。证据保全可以由当事人申请采取,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主动采取。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一般应在起诉以后、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之前提出。  如果当事人在起诉前需遥存数据的,一般应向有关的公证机关提出申请,由公证机关采取相应的措施。  证据保全措施的对象主要是证人证言、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等。  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向证人进行询问调查,记录证人证言;  (2)对文书、物品等进行录像、拍照、抄写或者用其他方法加以复制;  (3)对证据进行鉴定或者勘验.获取的证据材料,由人民法院存卷保管。
  • 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它们一经确定,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申请人,又称被执行人。申请人是胜诉的一方,被申请人是败诉的一方。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八、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九、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 法院通过会通过下列途径强制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
    1、首先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督促其自动履行。如经督促,其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执行措施。
    2、冻结、划拨、依法转让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等财产。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房屋、车辆等价值较大的财产。
    4、被执行人有收入的,可以强制提取其收入。
    5、如被执行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法院还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刑事案件原告能撤诉吗
1634
不当得利可以在原告所在地立案吗
民法典 2386
不当得利可以在原告所在地立案吗
离婚案件开庭如何申请旁听
民法典 943
离婚案件开庭如何申请旁听
离婚案件当事人能否不出庭
民法典 558
离婚案件当事人能否不出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