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骑电瓶车撞了74岁老人,小腿骨骨折,脚踝骨折,住院20多天,住院期间所有费用我出的,住院期间我家人照顾的老人,现在出院了,交警的责任判定书,我主要责任,对方次要责任,如果经过法院,应该会赔偿多少钱?

交通事故
2020-05-26 18:03:29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车祸赔偿中主要责任认定,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配套法规,2004年公安部颁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
      目前,可以了解到的其它唯一一个法律法规依据是1993年5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6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的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负全部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60%至80%;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50%;负次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20%至40%;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参照上述原则确定。不过,《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早在1999年就失效了。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目前对于责任具体的比例划分,已经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了。但在司法实践中,大家约定俗成、反复使用,就形成了一种惯例。我们今天还是可以感受到该惯例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责任比例,实际上成了法官一种酌情确定的情形,从55%至90%,都是有可能的。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的判决还是以70%和30%确定主次责任的承担比例。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主要有:
    (1)行为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2)因果关系原则: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必须认定哪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关于那些行为在事故中起作用,与事故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才起作用。
    (3)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 交通事故次要责任人赔偿主要责任人: 一、首先,确认赔偿项目
    假设对方死亡(全残,即植物人)的情形下,需要赔偿的项目为:
    1、死亡赔偿金(全残=死亡):当地上年城镇/农村收入 *20
    2、丧葬费:当地标准
    3、医疗费:最终发票金额
    4、误工费:根据实际情况赔付
    5、护理费:根据实际情况赔付
    6、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天数*当地标准
    7、精神损害赔偿:根据当地法院解释赔付
    8、残疾用具费:根据实际情况赔付

    二、需要赔付的金额(假设上述赔偿项目总金额为100万)
    假设次责赔付为30%(个别案例中次责为40%)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