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劳动纠纷
2019-06-03 15:47:58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合同无效,是自始无效。
    因为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还应当给予赔偿。
    《合同法》::
    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
    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
    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
    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
    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
    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 常见的无效劳动合同包括:1、口头约定合同
    个别企业出于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很珍惜就业岗位,一般不敢对此提出异议。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不损害。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为,口头约定的合同其实为无效劳动合同。
    2、一边倒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倾向于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予以拒绝。
    提醒:从法律角度说,只要在合同上签了字,就表示对这份合同认可了,并愿意遵守和履行合同。如果以后出现问题和矛盾,只要拿不出你在签合同时单位用了胁迫或欺诈行为的证据,那么可以认定这就是你真实意愿的反映,就不能认为这是一份无效的劳动合同了。
    3、胁迫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原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4、无保障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具备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或虽有些条款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发生病、伤、残、死亡等情况时,企业或者置之不理,不管不问,或者以较低的金额给予一次性补助,其额度远低于实际医疗费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使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5、附带保证合同
    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
    6、真假合同
    某些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
    7、抵制性质合同
    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以至于扣留劳动者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将抵押物扣留。在种做法不但违法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
  • 我国劳动法“第十八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没有到当地的劳动局备案得劳动合同有效,因为劳动合同不以备案为有效要件。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所谓劳动合同全部无效,是指劳动合同的基础性条款或主要部分不符合法定有效条件,劳动合同全部条款均不能发生法律约束力的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