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民事诉讼一审开庭过后还可以提交举证材料吗?

婚姻家庭
2018-11-26 20:19:20
共有5位律师解答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四十一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当事人经人民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但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准许的期限内提供,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的证据。

    第四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第四十五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

    第四十六条 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未能在指定期限内举证,致使案件在二审或者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被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改判的,原审裁判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一方当事人请求提出新的证据的另一方当事人负担由此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等合理费用以及由此扩大的直接损失,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可以委托律师
  • 提举新证据的时限规定

    1、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2、一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提出意见或者举证。
  • 可以跟法官申请补充证据
  • 一般不可以,除非对事实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证据或是刚刚取得的证据。
查看全部5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事故一审上诉后多久开庭
1982
离婚案件开庭如何申请旁听
民法典 943
离婚案件开庭如何申请旁听
法院不当得利案件开庭流程
民法典 1220
法院不当得利案件开庭流程
被告提出超过诉讼时效要开庭吗
民法典 1390
被告提出超过诉讼时效要开庭吗
离婚办理房产证需要2个人吗
离婚房产 17731
离婚办理房产证需要2个人吗
民事债务纠纷无力偿还多久可以结案
债务追讨 2085
民事诉讼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债务追讨 1545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05
因欠款纠纷起诉的开庭流程
债务追讨 1015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84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