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想请问一下我这个算是被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吗?应该怎么做 我在13岁时在一家小诊所开始矫正牙齿,矫正的还算比较好,能凑合。于今年年初摘下牙套。医生给我配备了牙齿保持器,期间牙齿保持器坏掉。打电话询问医生需不需要再做一个新的牙齿保持器,并想讲价钱。可是医生说不需要佩戴了,牙齿不会反弹(不会长回原来的样子),而且态度不好。如今过了半年,牙齿反弹特别严重。我该如何办呢?他算不算侵犯了我的消费权益呢?

损害赔偿
2019-03-09 03:43:59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这种情况打电话没有留下证据是无法维权的,建议尽快看医生
  • 怎样向消费者委员会投诉?
    一、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可以采取书面和口头的形式。
    消费者由于工作学习繁忙,无暇抽身前往消费者协会投诉时,可以采取书面投诉,邮寄送达的方式。首先要写明购物的时间、商店、商店地址。如能写明邮政编码、电话则更佳。同时写明商品的名称、品牌、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有效期等。然后详述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经过或服务不满意的具体表现,接着阐明认为存在质量问题或服务问题的理由,并提出具体要求和说明是否“三包”。最后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等。最重要的是随信附上购物发票(复印件)等凭证。如该商品有特殊情况的也应写明,如季节降价、清仓处理、处理品、等外品、试销品等,以供处理投诉的消协同志参考。
    二、有些商品的质量问题投诉,因涉及到让消费者协会亲眼目睹商品产生质量问题的情况,所以,消费者必须到消协所在地投诉。
    投诉时带好发票等凭证,实物等。然后口头叙述该争议发生的前因后果,大致可按书面投诉条理进行,对消委会接待同志的提问,要实事求是地回答,不管是书面投诉还是口头投诉,都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全面。最后,消费者填写投诉表。
    法律温馨提示:
    (一)注意投诉的时间问题
    投诉首先是个时间问题,向消费者协会、行政机关投诉或申诉的有效时间,法律、法规已作具体规定,即在发生争议后2年内。但是,消费者如何与商店发生争议后,应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不要拖得时间太长,因为时间一长便可能发生证据丢失的情况。
    另外,一些不宜存放的商品,时间长了,很难鉴别其质量问题。特别是实行“三包”的商品,一旦过了“三包”期会增加解决争议的难度。所以一旦发生消费争议,消费者应及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二)以下6种情况之一的投诉,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
    1、购买商品不是用于自己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或销售的投诉(不含农民购买自用的生产资料);
    2、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之间的经济纠纷的投诉;
    3、个人私下交易商品,属于违约纠纷的投诉;
    4、提不出被投诉者的名称、地址和必要证据的投诉;
    5、司法、行政部门已受理的投诉;
    6、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投诉。
  • 当消费者权益遭受到侵害时,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有以下五种途径解决纠纷: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般来说很少有人采用第四种,其他四种相对来说采取的比较广泛。
  • 1、首先是要依法索要购物凭证或收据。当你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一定要记住,向销售方索取购物凭证或服务收据,如发票、信誉卡、包修卡、产品说明书等,并当面检查是否填写清楚了自己所买物品的品牌、价格。这是打官司时重要的证据。如果所购买的商品发生故障或突发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必要时请有关部门勘察证明。一些消费者由于不知道依法索要有关凭证,当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空口无凭,打官司的胜诉率就会很低。
    2、消费者平时要了解一些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自己有哪些权利。目前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监督举报权等。
    3、除此外,消费者还应知道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必须按国家规定或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即三包)责任。根据有关规定:
    一是谁经销谁负责三包;
    二是产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可以退货,15日内可以换货;
    三是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记录和证明,由销售者免费换货(注意在修理时应要求修理者登记);
    四是换货后的三包期重新计算;
    五是在三包期内免费修理(包括材料费和工时费)。若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可要求加倍赔偿。
    一般来说,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与经营者协商;
    二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是向有关行政部门如工商机关申诉;
    四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申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必要时,消费者可以聘请律师帮助自己讨回公道。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