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我之前在制造业公司跑业务,做塑料包装,价格最贵,质量最好,是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有一项机术有申请专利。 我做一年业务离职了。深圳有ABC三家公司可以和它比质量,规模价格从高到底abc,我去了深圳的A公司,当普工,打算了解它的工艺技术、流水线及客户方面等,再去c公司应聘业务员,跑几年业务,自己开个厂。 A公司几乎在生产工艺方面很多都是模仿我原先的公司,质量也还不错,我入职的时候签了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 想知道这些协议与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应,比如有份合同说违反里面的条例会被判7年以上、泄密有造成经济损失进行违约金赔偿等,日后同行业公司,如何规避风险呢?

知识产权
2018-12-17 07:16:20
共有4位律师解答
  • 你好,保密协议是有效的,违反保密协议侵害公司商业秘密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自己要创业最好不要使用所获取的他人的商业秘密。
  • 《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   没签订劳动合同单签了保密协议,规定辞职后3年内不得从事相关工作及业务,违约金100万,协议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一般约定竞业禁止条款条款,公司需要在劳动者辞职后每月为你支付补偿费,如果不支付,该协议是无效的,此外,约定的期限也违法。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若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可能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赔偿因违约或侵权给公司造成的损失。
    2、行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工商管理机关还可以责 令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或销毁。
    3、刑事责任。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查看全部4个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