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

退休后工伤如何计算

劳动纠纷
2013-05-12 10:49:28
共有3位律师解答
  • 您好,工伤保险待遇是指工伤职工及其家庭享有的医疗照顾、生活保障和经济赔偿,由保险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统筹安排。旨在减轻工伤职工所受经济上的损害,并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工伤保险条例》《北京市实施< 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详细规定了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由《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可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责任主体是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的责任: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因法律实务中用人单位不给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还是经常存在的,因此用人单位在职工发生工伤时,为了推卸责任,想尽各种办法,为此经常因工伤保险待遇引起劳动争议。为此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也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进而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规操作程序表
    一、医疗待遇
    1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
    2转院治疗。
    风险提示:
    1.情况紧急到非指定医疗机构就医。
    2.伙食费、交通费、食宿费单位报销。
    3.工伤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停工留薪
    1.向单位提出停工留薪的要求。
    2.停工留薪期的护理费
    3.经劳动能力鉴定,可以延长停工留薪期。
    风险提示:
    1.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保留好书面文件,以便后日诉讼。
    2.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为了劳动者利益,应该不同意。
    3.劳动者应慎重签署私了协议。
    4.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应慎重。
    三、伤残补助金
    一级补助金:24个月本人工资。
    二级补助金:22个月本人工资。
    三级补助金:20个月本人工资。
    四级补助金:18个月本人工资。
    五级补助金:16个月本人工资。
    六级补助金:14个月本人工资。
    七级补助金:12个月本人工资。
    八级补助金:10个月本人工资。
    九级补助金:8个月本人工资。
    十级补助金:6个月本人工资。
    风险提示:
    职工伤残,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职工可以提出并解除。
    1.一到四级伤残,用人单位及职工均不能解除劳动关系。
    2.五到六级伤残,职工可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3.七到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四、伤残津贴
    一级津贴:本人工资的90%。
    二级津贴:本人工资的85%。
    三级津贴:本人工资的80%。
    四级津贴:本人工资的75%。
    五级津贴:本人工资的70%。
    六级津贴:本人工资的60%。
    七级到十级无津贴。
    风险提示:
    1.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一到四级伤残,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伤残津贴缴纳医疗保险费。
    3.五到十级伤残,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五、北京市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到四级,因不得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需支付补助金。
    用人单位支付五到十级补助金计算基数为:上一年度北京市月平均工资。
    五级补助金:30个月。
    六级补助金:25个月。
    七级补助金:20个月。
    八级补助金:15个月。
    九级补助金:10个月。
    十级补助金:5个月。
    风险提示:
    1.距离退休超过五年,享受全额补助金。
    2.距离退休不满五年的,每减少一年扣除全额的20%,但最高扣除额不得超过全额的90%。
    3.达到退休年龄或者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该种补助金。
    六、北京市因工死亡待遇
    1.领取丧葬补助金。
    2.确定供养亲属范围。
    3.准备相关材料,申请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风险提示:
    1.丧葬补助金:48个月上一年度市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范围确定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工伤职工工资证明、孤寡老人、孤儿证明、被供养的收养人公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证明。
    3.停止享受无抚恤金的情形:年满18周岁且有劳动能力,就业或参军,死亡的,再婚的,被收养的。
    风险提示及应对措施表
    风险一:用人单位没交工伤保险费
    应对措施:
    1.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给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强制性义务,用人单位违反该义务,应承担劳动者的损失。
    2.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应该享受的项目和费用。
    风险二:用人单位少交工伤保险费。
    应对措施:
    劳动者因此受损失,应该先提起劳动仲裁,由劳动仲裁部门作出裁决,劳动者可以申请执行该裁决。
    风险三: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发生工伤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应对措施: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成立。因此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应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并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或者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一次性补助金及经济补偿金。
  • 你可申请工伤鉴定 确定赔偿标准的
  • 你可申请工伤鉴定 确定赔偿标准的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工人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劳动合同纠纷 38473
合同诈骗案判刑后还要偿还欠款吗
合同诈骗罪量刑标准
合同诈骗案判刑后还要偿还欠款吗
侵权专利赔偿标准
专利法内容
侵权专利赔偿标准
民事案件上诉期间如何计算
民法典 1470
民事案件上诉期间如何计算
民事债务纠纷无力偿还多久可以结案
债务追讨 3180
民事诉讼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债务追讨 2285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645
因欠款纠纷起诉的开庭流程
债务追讨 1500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17149
什么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24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