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经营者要为欺诈行为付出的代价

2020-09-23 15:41: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作为消费者,我们是享有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权益具体指的是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者购买有偿产品的时候,以及在之后的规定的期限内所依法享有的权益。如果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的行为,那么该商家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要为欺诈行为付出加倍赔偿

  《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

  这是《消法》对欺诈性损害行为规定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惩罚性赔偿金是指由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费。这对受害人来说具有充分弥补其损失的作用,对于侵害人来说具有惩戒功能。在我国《民法通则》等有关的民事法律规范中实行的是实际赔偿制度,没有关于惩罚  性赔偿的规定。《消法)所确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消法》规定的加倍索赔的适用范围

  根据《消法》的规定,加倍赔偿适用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有欺  诈行为的场合,也就是说,凡是经营者以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都要承担加倍赔偿的责任。那么欺作行为如何认定呢?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采用捏造虚假情况、歪曲事实、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实施  欺骗他人的行为。欺诈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这里所指的欺诈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范畴内的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  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