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百科

哪些工资福利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8-07-24 14:1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我们来说工作中的工资来说,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上的工作都会进行纳税,并且根据多少会有不同的一个税额标准。但由于一些福利是不需要纳税的,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哪些工资福利不交税。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四十八号,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三项规定: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免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00号,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税法第四条第三项所说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个人福利费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下列收入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1.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

  2.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

  3.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误餐补助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误餐补助”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2号)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纳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是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纳税的。故大家都要有一定的意识纳税,如有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可以到找法网寻找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哪些收入不需要缴个税?哪些行业的收入是不需要缴纳个税的?不需要缴纳个税的收入有哪些?
你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收入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 独生子女费; 4. 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5. 托儿补助费; 6. 按规定报销的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7. 从福利费或工会经费中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8. 民政部门支付的救济性补助; 9.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10. 保险赔款、抚恤金; 11.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12.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13. 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部分); 14.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个人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所得; 15. 对国有企业职工,因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宣告破产,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16. 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按照我国有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应予免税的); 17. 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的免税所得(包括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安排); 18.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加载中